6位戰斗功臣講述人生故事 委托本報寄語青年 人生的選擇 用青春和生命去戰斗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單煒煒 編輯:付勇鈞 2025-04-16 08:40:46

內容提要:面對人生的重要關口,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在南開大學舉辦的天津市大中小學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暨4·15國家安全教育英雄專題報告會上,以胡國橋、姚慶和、王高銀、王自焰、劉莊、劉樹洪為代表的英模功臣回答:踏上『國民大道』——這條大道就是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是時代大勢所趨的光明之路。

面對人生的重要關口,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在南開大學舉辦的天津市大中小學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暨4·15國家安全教育英雄專題報告會上,以胡國橋、姚慶和、王高銀、王自焰、劉莊、劉樹洪為代表的英模功臣回答:踏上“國民大道”——這條大道就是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是時代大勢所趨的光明之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他們講述經歷,依舊讓人熱血沸騰,也通過本報,寫下了對於青年人的厚望:“人生的選擇是堅守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胡國橋

胡國橋 1984年從地方大學畢業後參軍入伍,榮立一等戰功1次,獲“全軍優秀‘四會’政治教員”和軍隊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

部隊需要大學生 照樣能乾一番事業

“我至今都還清楚地記得,母親當時給我寫的信以‘盼兒,殺敵立功還’結尾。”胡國橋說,在前線“家書抵萬金”,這些都是公開的,“我的戰友們說,這句話是寫給大家的。”從主動請纓,到後來多次主動申請入校學習、轉崗,他實現了人生一次次跨越。

1984年,胡國橋大學畢業在即,石家莊陸軍學校到學校招收地方大學畢業生入伍,他和許多同學一起報了名,“我從小就熱愛軍人,崇尚英雄。部隊需要大學生,照樣能乾一番事業”。

1985年,胡國橋所在的石家莊陸軍學校接到了總部關於選派部分應屆畢業學員去雲南老山前線代職見習的命令。他第一個報名,到達前線後,又堅決申請到戰區最前沿、最危險的陣地上擔任見習排長。“9月5日晚上,我們上陣地第二天晚上,敵軍突然發動了進攻。敵人第二輪進攻時,戰友張玉貴就犧牲在我眼前,他纔剛在陣地上過完生日”。

胡國橋在前線

9月22日是胡國橋的生日,他給家人的信中寫道:“也許我在過完生日不久也會被炮彈炸飛、被子彈射穿,但能把血流在這陣地上,把生命獻給保衛祖國的戰場,我不感到遺憾。”10月,母親回信:“我的兒子……而今變成了一位威武的解放軍戰士,為了億萬人民的安寧,戎馬邊關,戰斗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封家書,後來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

胡國橋曾用指甲摳出化膿傷口中的彈片,直到部隊換防纔最後一批撤回。胡國橋所在的連隊被成都軍區授予老山“堅守英雄連”榮譽稱號,胡國橋榮立一等戰功,“這份榮譽屬於全體英烈和戰友”。

1997年,胡國橋以北京軍區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全軍首批指揮乾部碩士研究生,後來還屢次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全軍軍事理論成果獎等榮譽。同時,胡國橋多次重返當年戰場,整理、發表戰友的英雄事跡,並為很多烈士親屬解決生活困難問題。2024年,胡國橋聯合黑龍江省賈秀芳慈善基金會,組織發起“英雄,您好!”系列活動,以新的方式弘揚愛國精神。去年,胡國橋在武清為一位99歲的抗美援朝老兵佩戴上特制助聽器,老英雄脫口而出:“國家怎麼這麼好啊!”胡國橋也同樣激動。

“我還年輕。”采訪中,胡國橋對記者說,作為從戰場歸來的老兵,作為戰爭的親歷者、幸存者,“退休不退責,為傳承和弘揚好光榮傳統貢獻自己的力量。”

劉莊

劉莊 1984年10月入伍,在戰斗中英勇負傷,現為一級傷殘軍人,榮立一等戰功,全軍第二屆英雄模范代表。

潛伏8天8夜 見過拳頭大的蟲子

“我曾和小學生們開玩笑說,你看,我現在比你們好,我(身高)不到1米2,都不用買票呢。”1986年12月9日,劉莊在16號高地執行開闢通路的任務時不幸觸雷,造成高位截肢,但他頑強不屈地與病痛做斗爭,被譽為“鋼鐵戰士”。

“在我們的身上就體現著‘傳承’。”劉莊告訴記者,1986年,他隨著38軍組建偵察大隊,在即將出征到前線時,遇到剛下前線的胡國橋為他們作報告,“聽完之後,我們就奔赴戰場了。”

在一次行動中,劉莊和戰友們化裝成邊民,背著槍彈和吃穿。10月末的天氣,白天超過40℃,“我見過最大的蟲子有拳頭那麼大,還有蜈蚣、螞蟥咬,小飛蟲往衣服裡鑽,我們的迷彩服防潮,把扣子都系死了還被咬的都是疙瘩。”晚間,則冷得打哆嗦,劉莊說那一次在敵人眼皮底下潛伏了8天8夜。

劉莊多次擔負為偵察分隊開闢通路的任務,先後排除地雷20餘枚,開闢通路上萬米。1986年12月9日,劉莊在16號高地執行開闢通路任務時不幸觸雷,造成高位截肢,當時他只有19歲,“我一路都是清醒的,當時還為救護我的戰友們指著回撤的路線,直到躺在野戰醫院的手術床上,我纔昏過去。”采訪現場,聽著劉莊的講述,無人不動容,但他顯得很輕松。“當時,醫生和我的戰友搖搖頭說,通知家屬吧……我其實是清醒的。”劉莊說自己不恐懼,但並不清楚自己“五次截肢,鋼鋸條都用斷了13根”,這都是醫生後來說的。

劉莊和趙潤蓮

身體稍微恢復,劉莊趕忙艱難地給家裡寫信,向父母說明“雖然負傷,但無生命危險”,也希望大家勸慰未婚妻趙潤蓮“解除婚約”。但姑娘認准他,在北京參加全國英模大會之後,兩人喜結連理,婚後,兩人共同扶持,並逐步脫貧。

“我從不後悔當年參軍的選擇。”劉莊對記者說這句話時,眼裡依舊有光。

王自焰

王自焰 1980年9月入伍,所屬部隊被授予“神威導彈營”榮譽稱號。個人榮立一等戰功1次,三等功2次。

軍功章有一半屬於軍人的妻子

2019年,空軍部隊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文藝匯演上,上演了一出話劇叫《小站送別的故事》。“取材於我的真實故事。”王自焰說,1986年6月3日,自己剛新婚一周就接到“緊急任務,見電速歸”的電報,“我被點名,任命為廣西前線97營作戰參謀兼防空導彈發射陣地一號戰斗班子首席引導師。”

1987年5月1日,王自焰作為先遣小分隊成員之一,隨時准備待命出發。出發的前一天,妻子專程到北京郊區的一個小車站為他送行,“列車啟動時,突然大雨傾盆,我看著妻子揮舞著紅紗巾在雨中追逐。”王自焰告訴記者,軍功章上有一半的功勞應該屬於軍人的妻子。

1987年10月5日,秋高氣爽,卻在14時14分,敵機進入陣地有效射擊距離時,隨著營長命令“發射”,王自焰果斷地按照發射程序連續按下三個紅色按鈕,3枚導彈騰空而起,帶著熊熊的火焰,刺向敵機,霎時,1.2萬米的高空,傳來3聲清脆的爆裂聲,敵機拖著一股黑煙直往下栽。敵機飛行員大尉跳傘逃命被邊防民兵生擒,“這次戰斗也創造了我地空導彈部隊三個第一:第一次在國土防空作戰中擊落敵小型作戰飛機;第一次在十年對越作戰中擊落敵機;第一次以國產蘇式導彈,擊落蘇式米格噴氣式飛機。”王自焰所在營被授予了“神威導彈營”榮譽稱號?。他和其他幾名戰友也榮立一等功勛章。這面戰旗,在2019年的閱兵方隊中高高飄揚,閱兵完畢,戰旗交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

青年王自焰

“有永不言敗、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戰斗精神;有大海撈針、滴水穿石的頑強毅力。”王自焰詮釋“神威精神”,也堅定地認為,新時代依舊不可或缺。“正是千千萬萬個英雄戰士,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奔赴戰場,用青春和生命擎起了祖國繁榮昌盛的通天大廈。”王自焰對記者說,“他們是共和國的脊梁,他們是中華民族崛起與騰飛過程中,永不衰竭的動力之源!”

記者 單煒煒 老照片由被訪者提供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