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在鄉村振興的廣闊畫卷中,產業興旺是濃墨重彩的一筆。近年來,寶坻區牛道口鎮鄭各莊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大蔥種植業,將這一傳統產業打造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綠色引擎”。廣袤的田野上,一壟壟蔥苗隨風搖曳,仿佛在訴說著鄉村振興的動人故事。

立足資源優勢,精准定位特色產業。鄭各莊村地處肥沃平原,土壤疏松、水源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大蔥種植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村“兩委”班子敏銳捕捉市場需求,緊扣“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要求,將大蔥種植作為特色支柱產業重點培育。通過鼓勵村民規模化、科學化種植,逐步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鄉村產業發展之路。如今,鄭各莊村的大蔥種植面積已有200畝,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蔥鄉”。
創新合作模式,降低農戶種植風險。為了幫助村民更好地發展大蔥產業,鄭各莊村采取了“家庭農場+農戶”的合作模式。家庭農場為農戶提供優質的種苗和技術指導,確保種植過程標准化;同時,農場負責打通銷售渠道,解決了農戶的後顧之懮。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農戶的種植風險,還讓村民的收益更加穩定,真正實現了“種得好、賣得出”。

村委會主動作為,破解土地瓶頸。土地是農業發展的基礎,為了滿足大蔥種植的規模化需求,村委會主動作為,積極協調村集體和村民土地資源,對農田進行調整和集並,成功為大蔥產業征得200畝集中連片的優質備用地。通過引導村民流轉土地,不僅讓村民獲得了穩定的租金收入,還為他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村委會的努力讓村民搭上了增收致富的“順風車”,實現了村集體、村民和家庭農場的共贏。

科技賦能農業,提昇種植效益。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種植效益,鄭各莊村引入了滴灌式精准農業技術。這種技術不僅有效提昇了作物產量與品質,還抑制了土傳病害的發生,同時實現了高效節水節肥,大幅提高了水肥利用率。此外,針對大蔥種植不能連作的特點,村裡推廣了“大蔥+白菜”或“大蔥+芥菜”的輪作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倒茬問題,還實現了“一地雙收”,進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展望未來,打造大蔥產業新高地。站在鄉村振興的新起點上,鄭各莊村將繼續擴大大蔥種植規模,推動產業向規模化、機械化、特色化方向發展。不僅要進一步提昇大蔥的市場競爭力,還要讓它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從一株株蔥苗到一片片蔥田,鄭各莊村的大蔥種植產業不僅改變了村民的生活,也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種下了希望,也收獲了幸福。未來,鄭各莊村將繼續書寫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讓“蔥香”飄向更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