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河海津韻|海韻共潮音 濱城載風華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王叡 編輯:鄧坤偉 2025-04-25 07:45:36

內容提要:濱水而居,枕河傍海,港通天下……當微風拂過153公裡自然海岸線,雲水相接處,這顆鑲嵌在渤海灣畔的璀璨明珠——濱海新區,徐徐展開一幅工筆長卷,將城市記憶暈染成詩,講述漁鹽故事、漕運文化、家國情懷、光榮夢想。

濱水而居,枕河傍海,港通天下……當微風拂過153公裡自然海岸線,雲水相接處,這顆鑲嵌在渤海灣畔的璀璨明珠——濱海新區,徐徐展開一幅工筆長卷,將城市記憶暈染成詩,講述漁鹽故事、漕運文化、家國情懷、光榮夢想。

走進濱海新區,歷史餘音與現代活力相交織,海洋文明和陸地文明相碰撞,處處湧動著活力與新意。這裡是能夠邂逅“詩與遠方”的城市,待旅人以目光丈量、用心靈品讀。

晨光熹微,朝暾初露,在東疆親海公園,觀海平臺、海貝廣場、沙韻廣場、雲帆廣場,每一處都是看日出的推薦點位,“日出東疆”已成為濱海新區的一張亮麗名片。向西南方向行進,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猶如一位守護者,帶您走近屹立百年的炮臺,感嘆歲月在磚石上留下的斑駁印記,訴說不屈不撓、抵御外侮的民族氣概。正所謂,“中國近代,南看虎門,北看大沽。”

與炮臺遙相呼應的是國家海洋博物館,從遠古航海圖到海洋生物標本、從深海探測設備到海底隧道模型,無不向人們展示藍色文明的魅力。國家海洋博物館副館長劉潔告訴記者:“我們會定期舉辦兼具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的特色展覽,比如將持續到今年5月6日的‘長安三萬裡——陝西唐代文物精華展’,匯集了來自陝西省8家文博單位的120件(套)唐朝文物,在濱海新區開啟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有鑒賞者,也不乏軍事迷,他們的朋友圈流行著一句話:“到天津,看航母。”泰達航母主題公園開闢了海上軍事文化體驗區,擁有“基輔號”航母、“133重慶號”驅逐艦、“長城175號”魚雷潛艇、護衛艇。

泰達航母主題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園區每逢節日都推出大型“焰火+”夜游演出活動,備受好評,目前正在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圍繞核心主題產品、旅游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提昇改造。值得期待的是,航母艦上昇級項目“航母征程”將通過沈浸式互動、多元化展陳等方式活化航母。

追光逐夢,步履不停,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符號。在濱海新區,突出“海味”元素的非遺表演令人矚目。漢沽飛?既是一種表演形式,又是漁民生活的縮影,表演者手握銅?,跟著鼓點起舞,展現出漁民劈波斬浪、奮勇向前的精神,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大沽龍燈起源於明末清初,有“海河下梢一條龍”的美譽,表演時將武術技法融入其中,並與舞龍表演相結合,彰顯大沽地區悠久的“海文化”。濱海版畫色彩明快、線條流暢,刻畫濕地風光、油田產業等,描繪濱海新區的風土人情,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來到北塘古鎮,青磚黛瓦、白玉石橋、尋常巷陌。“一座小漁村,半部晚清史”說的便是這裡。每到假日,古風巡游、花燈廟會,各美其美,游客漫步其間,好似穿越時空,置身那個商船如織、貿易繁榮的美麗漁港。

而當“美麗”遇見“書香”,便成就了被稱為“濱海之眼”的濱海新區圖書館。只見34級白色階梯向上延展,堆疊成“書山”,有顏值、有內涵,未來感十足。美國《時代》周刊曾發布世界上100個值得一去的新景點榜單,其中,濱海新區圖書館居首位。隨著《慶餘年》的播出,其第一季現代場景的取景地亮相,正是濱海新區圖書館。大批“粉絲”紛至沓來,為了一部劇,奔赴一座城。

這座城,對話古今,續寫華章,正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攜手未來。濱海新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賀淑榮表示:“今年,我們繼續做強‘海’文章,建設國家A級旅游景區矩陣,同時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活化利用,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彰顯濱海特色文化。”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