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今天來看,全國勞動模范李朋朋潛心技術創新,用焊花點亮匠心路。
假期第一天,中建鋼構天津焊接實驗室裡,李朋朋還在緊張忙碌著,眼前這款智能激光電弧焊設備,由企業自主研發,可以應用在航空航天等領域,打破了進口壟斷。作為中建鋼構首席焊接技師,李朋朋參與開發出這款設備,節後,要進行推廣應用。這個假期,李朋朋帶領團隊,要根據實際生產需求,通過反復試驗,錄入不同的焊接參數。從去年初立項以來,他帶領團隊紮在車間,完成了近千次試驗。
今年37歲的李朋朋,從事鋼結構焊接工作已經18年了。剛入職時,為了磨煉過硬技術,他經常自己增加訓練,手腕吊重物、把焊槍綁在竹杆練習穩定性,原先廠裡每年標配兩套工作服,但李朋朋卻能磨破5套。
而愛較真、追求極致的工作作風,往往還要承受著復雜的環境壓力。在為國外一家銀行焊接主體鋼結構時,按照設計方案,焊接工人需要在狹窄鋼管裡作業,溫度達到120度,李朋朋要不時在口罩上澆水,來降低吸入空氣的溫度。
由於管道越往裡爬越窄,到最末端時,李朋朋距離焊接位置足有一米,夠不到,有了平時的積累,他用一根竹竿綁上焊槍,和同事乾了一天一夜,完美完成了任務。如今,從天津周大福,到大興國際機場,再到雄安高鐵等項目,都有李朋朋的身影。6年時間裡,他先後培養出全國技術能手5名、鋼結構行業技術能手9名,4項科技成果被評為國際先進水平。(津雲新聞編輯李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