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新天津生態城紮實實施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經濟運行向上態勢明顯,工業、服務業、批發零售業等重點支橕領域亮點紛呈,動能轉換加速推進,實現良好開局。
一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生態城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快於2024年全年6.3個百分點。從工業領域來看,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59.6%,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3個百分點,增長勢頭強勁,成為經濟高速增長的最大引擎;在服務業領域,一季度服務業重點行業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7個百分點,起到“壓艙石”作用,特別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長37.4%,增長後勁持續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產值同比增長49.9%,快於2024年全年29.1個百分點,其中電子核心領域產值同比增長30.5%,科技創新驅動成效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生態城積極推進天津迪譜格瑞科技有限公司等32家新增企業擴大業務規模,拉動行業增長6.3個百分點;商品銷售額穩中有進,在2024年一季度增長37.7%的前提下,今年一季度繼續增長3%以上。
優勢領域、新興動能鉚勁發力,生態城區域經濟向好勢頭顯現,發展質效穩步提昇。
新能源汽車產銷“雙增長”
一汽豐田格瑞維亞、bZ3這兩款當前市場上較為暢銷的車型都“誕生”自一汽豐田在生態城的新能源工廠。2022年9月,該工廠投產,如今擁有高自動化率、高智能化、高效率、高柔性化的生產線,具備共線生產轎車、SUV(運動型多用途汽車)、MPV(多用途汽車)等車型的能力,生產節奏更是不斷換擋提速,一輛車的總裝時間已從最初的90秒縮短至65秒。今年一季度,位於生態城的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8.54%,格瑞維亞和bZ3系列產品的市場銷量同比增長38.77%。
依托一汽豐田新能源整車制造龍頭項目,生態城謀劃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聚焦新能源整車與核心零部件產業鏈,完善產業生態,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預計今年上半年,在生態城,金舜馳科技汽車通風座椅精密零部件智能研發生產基地、富晟領航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基地、華昇汽車發泡材料制造基地等新能源汽車項目將建成投產;同時,由德國BBS Automation公司投資建設的非標自動化設備制造項目進入穩定生產階段,力克洛德(天津)技術有限公司、德藝至(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汽車性能檢測設備領域的企業也紛至沓來。
開局關乎全局。
生態城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促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等核心零部件企業,生態城全面梳理核心配套商資源,確定目標企業名錄和招商路徑圖,逐一對接洽談,爭取更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落戶。
區域科技實力躍上“新臺階”
在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的“雙輪”驅動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新領域、新賽道。在生態城,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一季度迎風而起,數據頗為可觀,其背後,有政策賦能、技術突破,更離不開產業生態的支橕。
國內領先的半導體測試機供應商——華峰測控技術(天津)有限責任公司於2018年入駐生態城,建起我市首個集成電路先進測試設備產業化基地。今年2月,該公司研發樓投入使用,致力於打造集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纔引育於一體的創新策源地;前不久,這裡又傳來一連串好消息:第8000臺集成電路測試設備交付使用、KGD(半導體芯片裸片)測試取得突破、自研ASIC(專用集成電路)芯片項目啟動。
優質項目捷報頻傳,產業載體成果豐碩。天津軟件園、垠坤智造園、中新智芸港等建設進度接連刷新,招商引資同步“快進”……
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大合作項目、國務院批復設立的首個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生態城錨定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面向智能制造、“互聯網+”、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領域的企業推出10項舉措,覆蓋場地支持、項目落戶、產融結合等諸多領域,推動利好政策為產業發展“加碼”。
記者了解到,目前,生態城以智能科技服務為代表的3個主導產業成龍配套,新能源、數字經濟、智能網聯等6個特色產業聚鏈成群,培育523家雛鷹和瞪羚企業、514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8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傑科(天津)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天津喜諾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等已入選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生態城科技實力躍上“新臺階”。
開局穩、成色足,生態城向優而進、向高而攀,釋放出區域經濟增長的活力與潛力。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中新天津生態城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及雄安新區綠色發展城市典范建設”。生態城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國家重大戰略、重要使命、重點項目正在生態城融合賦能、持續疊加,生態城堅持“產業 第一、企業至上”,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以高附加值細分產業為重點、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特色的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昇級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