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天津港保稅區充分發揮區域特色文旅資源優勢,深入踐行“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融合發展理念,通過優化文旅產品供給、創新消費業態、豐富場景體驗,全面激發假日文旅市場活力,累計接待游客量達81.38萬人次,同比增長52.92%,實現文旅綜合收入超6000萬元,同比增長21.15%。
業態創新驅動消費昇級 場景賦能實現倍增效應
天津港保稅區秉持“年輕力+場景力”驅動消費昇級理念,在三大商業載體成功打造差異化文旅消費新場景,通過精准把握年輕消費群體偏好,區內創新推出系列沈浸式體驗項目,實現客流與銷售雙增長。


SM 濱海城市廣場深耕Z時代客群,借勢二次元經濟熱潮,推出“漫游衝次”主題活動,組織專業COSER巡游,打造超次元春趣跑。王府井奧萊•新燕莎小鎮聚焦家庭客群,推出原創IP“桃小聖”沈浸式巡游體驗活動,美人蛇反差萌表演吸引眾多游客互動,“萬物循環計劃”引導可持續消費方式。天津復悅裡則鎖定都市白領,培育“音樂+市集+生活方式”的多元融合消費新場景,聯動12家商戶舉辦露營草坪音樂會,將民謠與流行樂演出巧妙結合,打造浪漫生活場景。

據統計,“五一”假期,保稅區三大商業體客流量達73.67萬人次,同比增長49.67%;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同比增長21.1%,創歷史同期新高。這一亮眼成績充分印證了文旅商融合發展成效,為區域消費市場注入強勁動力。
文化煥新與科技賦能雙擎並驅 構築文旅多元場景
天津港保稅區空港文化中心通過深挖內部資源、拓展外部合作,成功構建起"新國潮+茶文化+航天科普"三位一體的特色文旅融合場景。這一創新模式有效提昇了文化中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成為區域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新亮點。

新國潮以創新演繹煥活經典傳承,《一生所愛•新國風經典名曲演奏會》通過古箏與電音跨界融合,以《滄海一聲笑》等12首武俠金曲打造沈浸式3D聲光劇場,現場掌聲雷動、好評如潮;茶文化主題展詮釋千年茶韻,“茶:境界”系統梳理中華茶道脈絡,集中呈現唐宋至明清復刻茶器60件、典籍50部;航天科普板塊則以“展教融合”深化實踐,通過構建“海上生明月,九天攬星河”立體科普矩陣,點燃青少年航天探索熱情。

通過新國潮、茶文化、航天科普三大主題場景的協同發力,空港文化中心“五一”假期累計接待游客達2.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8.6%,實現了文化價值傳播與商業價值提昇的雙贏局面。
海韻濕地邂逅生態岸線 雙IP激活“微度假”新場景
“五一”期間,天津臨港濕地公園與生態岸線以“向海樂活”為主題,推出濱海文旅“微度假”體驗,假期累計接待游客5.01萬人次。其中,生態岸線接待游客3.08萬人次,同比增長37.86%。雙IP聯合實現商業收入3.71萬元,生動詮釋了“海韻+綠意”生態文旅的蓬勃活力。
游客日間漫步海岸線、海灘踏浪、乘觀光小火車賞海景,夜晚邂逅“藍眼淚”奇觀。臨港濕地公園則以生態互動為核心,推出濕地露營、湖畔騎行、生態燒烤等項目,並提供燒烤臺租賃、腳踏車租賃服務,為親子家庭打造全齡友好的愜意度假場景。
從商業綜合體的次元破壁到公共文化空間的古今對話,從濕地公園的生態詩篇到海岸線的光影交響……“五一”假期消費數據的強勁表現不僅驗證了“場景即流量、體驗即價值”的消費昇級邏輯,更展現了保稅區“文旅+百業”“百業+文旅”的經濟活力。
未來,天津港保稅區將持續深化“年輕力+場景力”雙核驅動戰略,通過業態跨界融合與數字技術賦能,培育更多元、更富創意的文旅消費新生態,進一步推進區域文旅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濱城”樣板貢獻保稅力量。(津雲新聞記者 趙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