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見陽臺上的茶花女 廣場石凳是天然VIP坐席『有故事的演出』串起天津歷史文化脈絡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 編輯:焦若玉 2025-06-04 10:42:00

  端午假期,兩場沈浸式演出在天津兩大地標隔空對話——意風區馬可波羅廣場的意大利歌劇《茶花女》與金街大銅錢廣場的話劇《日出》,以“有故事的演出”串起天津的歷史文化脈絡,以戲劇和歌劇昇級打造出獨特的文旅場景。

  戲劇之城 建築即舞臺

  始建於20世紀初的馬可波羅角樓陽臺,在端午假期成為意大利歌劇《茶花女》的天然舞臺。漫步在意風區的街道上,觀眾們一抬頭,便能看到“陽臺”上精心梳妝的“茶花女”,《他也許是我渴望見到的人》《普羅旺斯的陸地和海洋》等經典詠嘆調在意風區回蕩。端午節三天的6場演出,《茶花女》吸引上萬觀眾駐足觀看,廣場的石凳成為天然VIP坐席,露天餐廳的游客隨著《飲酒歌》的唱響舉杯歡慶。觀眾李丹表示:“在意風區看到意大利歌劇,契合度太高了!”

  由《茶花女》打造的沈浸式歌劇文旅場景,使得距離意風區不遠的李叔同故居也有了更高人氣,作為中國話劇先驅,李叔同也曾出演過《茶花女》中的角色。

  假期中,早已成為天津“戲劇名片”的沈浸式話劇《日出》再次上演。在金街大銅錢,當黃包車拉著“陳白露”駛入現實場景,當原興業銀行露臺和觀眾形成戲劇互動,曹禺的經典作品再次走出劇場,在人氣高漲的金街呈現出“隔街相望”的戲劇張力。也因為這出戲的不斷出圈,使得曹禺故居的參觀人次也有了不小的提昇。

  從張園的《宋美齡耳環丟了》到曹禺故居的《尋找戲劇家》,再到《日出》和《茶花女》,“戲劇IP+歷史建築+在地文化”的模式,正推動天津從“景點旅游”向“場景文旅”轉型。當《茶花女》的詠嘆調飄過馬可波羅廣場,《日出》的經典臺詞回蕩在金街的磚牆之間,市民游客收獲的不只是一場演出,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記憶體驗。

  創新打造城市空間

  戲劇家彼得·布魯克曾經寫道:“可以把任何一個空的空間,當作空的舞臺。一個人走過空的空間,另一個人看著,這就已經是戲了。”意風區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劉嘉鵬告訴記者:“《茶花女》的演出是以歌劇的形式將意風區的消費場景和活動場景串聯,是意風區吸引游客的又一次嘗試。經過創新場景和提昇改造,今年以來周邊店鋪的業績均有10%-30%的提高。未來我們希望聯合多方資源,將《茶花女》打造成常態化演出項目,並探索市場化運作。”

  活化利用歷史建築,創新打造城市空間不止於此。劉嘉鵬表示,意風區正在調整運營思路,將利用空置空間轉向文化類和策展類項目的嘗試,“比如舉辦快閃、臨展、讀書、運動騎行等小型項目,目標是使客流更具象和社交化。”端午節期間煥新開放的聖心藝術中心,將創意展覽與年輕人的興趣連結在一起,正是這樣的嘗試。(記者 王軼斐 攝影 記者 姚文生)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