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在中建三局天津南門外大街商圈北部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現場,戶外勞動者喝藿香正氣水預防中暑。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急診內科主任醫師李真玉表示,高溫天氣在戶外活動,應科學規劃時間,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盡量選擇10:00前或17:00後出行,避開正午陽光最為強烈的時段;同時切忌帶病參與戶外活動;活動過程中需及時補充水分,大量出汗後可通過飲用淡鹽水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飲食上,應保持清淡,注重蛋白質、維生素與鈣的攝入,多食用新鮮果蔬,並保證充足睡眠,增強身體耐熱能力。
在炎熱環境中工作時,應保持工作場所通風,有效隔絕陽光直射,按需配備遮陽傘、遮陽帽等防護用具。進入空調房時,建議先在室外陰涼處停留適應5分鍾。此外,穿著透氣吸汗的衣物有助於排汗散熱,可降低熱射病發生風險,但需注意著裝適度,避免過度暴露。
李真玉主任醫師特別強調,中暑前身體會釋放多重預警信號。中暑先兆階段,患者常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乏力等癥狀,此時應立即轉移至陰涼處休息,大量飲水並適量補充鹽分。若未及時乾預,病情可能進一步發展,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甚至會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心動過速等癥狀,重度中暑則可能引發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