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向國家需要、聚焦天津重點產業鏈群,共有200個項目獲得2024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這200個獲獎項目中,信創、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腦機接口等新興產業領域,佔比達到八成以上,這些創新性成果,也是天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代表。
眼前的場景,模擬了海拔三千米以上、風力八級的環境,來測試新能源車的相關數據,是否達標。以往,像這種新車上市前檢測,采用的都是歐美標准,隨著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十年前,中央駐津院所——中汽研立項,自主開發汽車檢測標准,根據中國的地形、氣候等條件,打造高海拔、高寒等近150種路況的測試場景,制定新能源汽車檢測的中國標准,檢測儀器、虛擬仿真等軟硬件,全部獨立研發。從2019年開始,這套標准落地應用,並不斷進行完善。23日,這個『中國汽車工況開發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就摘得了市科技進步特等獎。
本次獲獎項目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七成以上都由民營企業主導或者參與。整流罩,是火箭上的核心部件,以往用的是金屬材料,在市科技局牽線搭橋下,民營企業愛思達,牽手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國防科技大學等院所,花了六年多的時間,成功開發出碳纖維材料制作整流罩,進行替代,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將整流罩重量減輕了四分之一。現在,新產品已應用在30多次火箭發射上。憑借這項技術,愛思達榮獲市科技進步特等獎。(津雲新聞編輯李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