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讓古城牆在地鐵站『活』起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日報客戶端 作者:朱斌 王藝釗 編輯:付勇鈞 2025-06-29 10:05:35

內容提要:2017年,在天津地鐵4號線東南角站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現了天津古城牆基遺址與地鐵施工范圍重疊。隨後4年間,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先後進行3次考古勘探,清晰勾勒出天津衛城600餘年的歷史脈絡。

天津北方網訊:爭分奪秒的民心工程遇到文物遺址,哪個更重要?

2017年,在天津地鐵4號線東南角站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現了天津古城牆基遺址與地鐵施工范圍重疊。隨後4年間,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先後進行3次考古勘探,清晰勾勒出天津衛城600餘年的歷史脈絡。天津市文物局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本次發現是進入21世紀以來天津城市考古的最重要發現,應實施原址原狀保護和有效展示利用。一個大膽的計劃出現了:兩個一起乾,建一座地鐵站裡的博物館!

據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所屬地鐵集團項目副經理牛連超介紹:在地鐵建設中進行地下城牆遺址原址原位的保護與展示,在全國尚屬首例。『難點在於城牆遺址處於地鐵項目的上方,要避免地鐵運行時產生的振動對文物產生擾動和破壞。』

為了保護文物,地鐵建設者和專家在全國首創了一種叫『頂管、托換、逆做』的工藝,精度要求達到毫米級。為了不讓文物散架,用138根直徑30厘米的鋼管,以每分鍾僅0.1毫米的精度緩緩放入文物底部,就像托『豆腐塊』一樣小心翼翼,形成一個堅固的鋼鐵托盤,將文物穩穩托起。

建設者們還在文物展廳與車站結構之間,精巧地安裝了44組彈簧支座,如同披上了一件『避振鎧甲』,可以將列車運行對文物的擾動削減至安全值的十分之一。

今年6月25日,這座全國首創的地鐵站內文物展廳迎來了首批參觀者。來自不同社區和媒體的20餘名市民、媒體代表參加『地鐵站裡看文物——天津軌道交通開放日』活動,提前打卡體驗。

參觀者們從4號線東南角地鐵站站廳出發,穿過一條連廊,便來到了位於北端區域,佔地超600平方米的文物展廳。在這裡,一道長達21米、高2.1米的故城牆靜臥於此。夯土層的肌理、磚瓦築基的智慧、護城河的遺跡,與地下飛馳的地鐵列車形成了時空交響。

『好麼,地鐵站裡的博物館,真是開眼界了!沒想到還能看見600多年前的老城牆,這是咱天津的首創啊!』市民張大姐感慨道。

就在展廳的入口處,一塊寫著『共贏共生』的展示牌格外醒目。上面有這樣的一段話:『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讓城市發展與文物保護共生共建。』

(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