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下,話音鏗鏘;臺上臺下,共鳴聲聲。
日前,“牢記囑托 見行見效”天津市第三屆基層理論宣講員風采展示活動語言類場景展示在渤海銀行總行多功能廳和天津農商銀行總行銀華廳舉行。來自各區各系統的106位宣講員(團體)齊聚一堂,生動形象地把黨的創新理論講出來、傳開去,讓科學理論打動人心、深入人心。
海河之濱,喜迎上合。峰會不僅是一場外交盛會,還是一次城市形象的內外兼修,“我們將以天開新天、衛做前衛的姿態,恭候您的到來”,天津天韻軒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國家金牌導游林菲結合自身服務上合峰會經歷,深刻詮釋“津派文化萬象新”;“天津的文化底蘊完美契合‘上海精神’”,來自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馬帥芃結合天津醫藥文化,彰顯河海相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開放包容的大都市形象。來自天津外國語大學的趙行、天津師范大學的陳文棟,深情講述他們“以語為介,譯中國”“用青春擔當傳遞中國聲音”的故事,展現出津沽兒女“人人關心峰會、支持峰會、服務峰會”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從深耕講臺的教師到紮根泥土的農民,從執掌法槌的法官到守護健康的醫生,他們的宣講從各自崗位實踐中來,攜帶著田野的泥香、工廠的轟鳴、講臺的粉屑,詮釋著理論之樹最真實的年輪,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段段深刻的感悟,通過宣講者的聲音直抵人心。
“有多少海水就有多少苦澀,有多少島嶼就有多少寂寞,有多少風浪就有多少艱難,有多少航行就有多少顛簸...”河東區退役老兵孫志纔結合自己近40年的海軍服役經歷,深情講述“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的故事。

“魯班精神穿越千年時空,在新時代煥發出璀璨光芒。”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安思餘老師深刻講述“魯班工坊”從孕育到誕生再到茁壯成長的過程,展望“魯班工坊”引領中國職教“走出去”的美好未來。

平凡司機非凡路,赤誠奉獻暖津城。“我憑借精湛的駕駛技術、沈穩的性格和超強的責任心,安全行駛60萬公裡,服務乘客6萬餘人。”途樂網約車司機項春哲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車輪上的星河——讓愛照亮每一程”的動人事跡。

嗩吶一響,哪吒登場!天津市南開小學的王雪梅是電影《哪吒2》開篇嗩吶的演奏者,她用熱愛、堅守、傳承三個關鍵詞,講述她與嗩吶三十年的光陰故事,以及如何在小學裡用心教授民樂知識、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程。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大就大在關乎國家安定、社會穩定。”天津市糧食儲備有限公司檢化驗中心檢化驗員段慧敏結合身邊工作實際,生動詮釋“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質朴承諾。

理論如甘霖潤澤心田,思想在交流中相互激蕩。“宣講,就像一座小小的橋梁,讓國際視野融入日常生活,大國外交的底色,終究是萬家燈火的溫暖”,“好的宣講不是單向輸出,而是讓每顆心都成為共鳴的琴弦”,“我們要讓理論宣講紮根生活、紮根實際,把理論變成有血有肉、有溫度有呼吸的力量”。臺下評委嘉賓,時而若有所思、時而淚光閃爍、時而頻頻頷首、時而掌聲雷動,這掌聲,不僅為臺上宣講者響起,更是獻給所有在平凡崗位上用行動詮釋信念的人們。
下一步,市委講師團辦公室將繼續開展基層理論宣講活動,用心用情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動實踐。(攝影記者 吳濤 鄧坤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