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上個月,做了幾十年樂器的天津聖樂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學洪收到了一筆來自法國的特殊訂單,是薩克斯演奏者Jay Metcalf跨越數千公裡,選擇在天津的一個小鎮制作自己的專屬樂器的訂單。
“這幾年,我們收到很多來自德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地的高端定制訂單。”劉學洪說道,“Jay Metcalf是當地一位知名的薩克斯演奏家,他在這裡定制了不同型號的薩克斯。”
“工廠選用最好的銅、墊片等材料,做出的樂器的顏色讓歐洲的演奏家們十分喜歡,”劉學洪拿著一款中音型薩克斯,上面印著”Better Sax”的標志說道,“它不久後將漂洋過海,在歐洲的音樂會上被奏響。”
劉學洪帶著驕傲的神色說:“現在全球超過50%的管樂器都是在天津市靜海區蔡公莊鎮生產的,包括薩克斯在內的100多種西洋樂器在這裡制作完成後會出口到歐洲、美國、日本等全球各地。”

奧維斯企業工人正在擦拭成品
“這個村很特別,村民們穿著乾農活的衣服,傍晚忙完會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吹拉彈唱,每個其貌不揚的人都會一兩個樂器。幾輩人傳承著做樂器,讓這個村子有一種特別的藝術氣息,”靜海區政府工作人員陳澤宇說。
在蔡公莊鎮街道的牆上,彩繪著薩克斯、小號、長笛等樂器。根據當地政府的數據,這裡每年生產的銅木管樂器成品大約45萬套,其中80%出口到歐美國家。
“樂器生產與組裝環節對精密度要求極高,就拿大號來說,它的制造工藝很復雜,生產一個大號需要300多個零件,就一個喇叭口都需要20道左右工序,生產出來後要反復地測試、改進,纔能確保高品質的音色。” 天津奧維斯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繼坤說道。

奧維斯企業工人正在組裝樂器
在整個大號的制造過程中,喇叭口的制作要求非常高,制作材料的厚度要精確到0.2毫米,且需要手工焊接完成,一天一個工人最多可以完成這樣10個喇叭口的焊接工作,馬繼坤介紹到。
位於蔡公莊鎮的天津奧維斯樂器有限公司創建於2001年,是中國生產管樂器規模最大的廠家之一,奧維斯年生產薩克斯、長笛、單簧管、小號、圓號、長號等各類管樂器10萬餘件。

奧維斯企業樂器半成品陳列
“這些樂器制造過程包括切割、加溫、淬火、焊接、拋光等多個步驟,通常采用半人工半機器的方式進行,部分工序需反復進行多次,相比越南等地的生產,我們國家在管樂器的制作經驗、產品質量、工人素質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客戶檢驗時成品率高達80%-90%。” 馬繼坤說。

合作方采購人員檢驗樂器成品的質量
“企業剛建立的時候,樂器生產主要依靠手工制造,而到2010以後,由於國際訂單越來越多,企業逐步引進生產機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已有100多臺智能生產機器,馬繼坤說。
走進奧維斯樂器公司的生產車間,可以看到一件件管樂器整齊地排列在貨架上,工人們熟練地焊接、拋光、組裝、調試,也可以看到一個技術人員同時負責十幾臺機器的運作情況。

奧維斯企業工人正在打磨長號產品
“在70年代的時候,我們生產的樂器會被文化站分發到全國各地,很多地方學校用的青年號、軍隊用的衝鋒號都是我們做的” 劉學洪說,“後來隨著經濟發展,我們開始走管端定制路線,現在也會做一些跟樂器相關的工藝品,銷量也很好。”劉學洪補充道。
蔡公莊鎮生產樂器的發展歷程,正好與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歷程相呼應,在上世紀70年代,村裡只有一個配件廠,專門給天津樂器廠加工樂器配件,80年代大多數企業繼續從事配件生產,到90年代一部分企業抓住機會聘請專家開始自主研發生產配套樂器產品,到2000年左右,集體企業改制,成立了許多個體公司,逐步有了如今的100多家公司,蔡公莊鎮政府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王漢介紹道。
現在,114家樂器生產相關企業的成立,其中生產及配套企業51家,樂器批發零售企業63家,給這個鎮子上的居民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我們鎮上有3000多名村民從事西洋銅木管樂器制作,200多戶村民,幾乎家家開網店,電商產值佔全村產值40%,帶動網絡銷售、快遞等從業人員超6000人。”王漢說。

蔡公莊鎮村民正在直播賣樂器產品
“村民們白天在企業裡生產樂器,晚上便拿著生產的樂器開始直播表演,出售產品,一天會交易十幾到幾十不等數量的樂器”王漢說。
“隨著2025的上合會議在天津的召開,小鎮上樂器企業的訂單量也隨之增加了許多。”陳澤宇說道。“我們期待能夠在上合會議期間可以跟更多的國家達成合作。”陳澤宇繼續說道。
(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