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津門和合韻:當傳統文脈奏響時代交響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大象評論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5-08-09 13:02:00

內容提要:津門故裡,海河之畔,8月9日,『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將在天津古文化街啟幕。

津門故裡,海河之畔,8月9日,“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將在天津古文化街啟幕。

津沽大地,海河奔湧。“和合”二字如躍動的音符,貫穿於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現代華章之中。天津的文化建設,正以其獨特的城市稟賦,奏響了一曲傳統與現代交融、多元與創新共生的時代樂章。

大象新聞記者 王曉娜 攝

“和合”基因,深植於津門的文化血脈。作為九河下梢、拱衛京畿的重鎮,天津自古便是漕運樞紐與商貿要衝。五方雜處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其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城市品格。從老城廂的青磚灰瓦到五大道的小洋樓群,從京韻大鼓的悠揚婉轉到西洋音樂的裊裊餘音——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沈淀,早已將“和合”精神刻入城市的基因圖譜。這份獨特的歷史積淀,正是今日天津文化創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傳承煥新,奏響津門文化新樂章。面對新時代的命題,天津並未將豐富的歷史遺存束之高閣,而是以創新的思維激活傳統,讓古老文脈在當代語境中綻放芳華。

空間賦能,老城煥發新生機。依托老城廂、五大道等歷史街區保護更新,天津巧妙地將歷史風貌與現代生活需求相融合。傳統街區不再是靜態的“博物館”,而是融入創意工坊、主題書店、精品民宿等新業態,成為市民生活與游客體驗交織的文化場域。歷史空間在功能迭代中重獲生機,文化記憶在當代生活中得以延續。

大象新聞記者 王曉娜 攝

非遺活化,古藝綻放時代光。 從楊柳青年畫的數字化展示與創新應用,到泥人張彩塑技藝與現代設計的跨界合作;從傳統曲藝在線上線下平臺獲得年輕擁躉,到相聲茶館裡迸發的時代新段子——天津的非遺保護已超越“搶救式”留存,邁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階段。古老技藝在融入現代生活、對接市場需求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大象新聞記者 王曉娜 攝

多元交響,舞臺唱響新津韻:天津大劇院、濱海文化中心等現代場館的落成,為國內外頂尖藝術交流提供了舞臺。更可貴的是,這座城市並未因追逐“高大上”而冷落本土特色。京劇、評劇、梆子等傳統戲曲與交響樂、現代舞、先鋒話劇同臺爭艷,共同編織出天津文化生態的豐富圖景,完美詮釋了“津門和合韻”的當代內涵。

當海河兩岸的流光溢彩映照著古老建築的滄桑輪廓,當劇場裡經久不息的掌聲為傳統曲藝與現代藝術共同響起,天津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活的創新實踐,譜寫著一曲動人心魄的“和合”新韻。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