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單擊右鍵,『刷新』天津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劉乃文 編輯:李梓涵 2025-08-10 13:05:00

  天津北方網訊:8月9日,“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參訪活動迎來了收官之日,來自全國二十餘家媒體的近百名媒體工作者和正能量網絡名人走進新地標,感悟新發展,親身體驗“實時刷新”的大美天津。

  津一·PARK:博物館+體驗廳+打卡點,你想要的這裡都能滿足

  “請您轉動轉速按鈕,屏幕上的機器會根據您的操作轉動。接下來請按下綠色的按鈕,啟動滾齒車床。最後一步請您推動滑杆,完成操作。”在天津機床工業博物館的互動體驗區內,講解員王熙向媒體團介紹著設備的操作流程,參觀者可通過操作微型機床模型、參與機械原理拆裝、觀摩數控雕刻演示等活動。參與模擬互動的一位媒體團成員獲得了滿分的成績,她分享道,“除了專業人士,我們很難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這些機床,在這裡雖然是模擬體驗,但也能讓我們初步了解它的運作流程以及工作狀態,是一個很棒的設計。”

  天津機床工業博物館坐落在天津市第一機床總廠原址,以中國機床工業發展的標志性生產空間——“金三車間”為核心展區,重點展出40餘臺珍貴的機床以及工業實物、文獻和影像資料300餘件。曾經的第一機床總廠是中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中僅存的三個完整保留老廠區的工業遺存之一。如今,第一機床總廠項目定位為“都市產業公園”,津一·PARK以歷史建築為基底,借助得天獨厚的公園綠地空間,營造出自由鮮活、復合多元、有機持續的共融空間。

  行至津一會客廳,工業風的吧臺裝飾格外抓人眼球,牆體上鑲嵌著兩面盲盒牆,“大家可以隨意地打開其中櫃門,每一個格子裡都藏著不同的內容。”天津第一臺拖拉機的介紹、一個齒輪、一個開關……媒體團像開盲盒一樣探尋著天津工業發展史。國際在線記者胡曉薇表示:“這種獨特的展示方式讓我很有求知的欲望,每打開一個新格子就打開了一段天津工業的記憶。”

  國家海洋博物館:從孩提到耄耋,總有一個展廳引你駐足

  我們平常用的海綿是一種清潔工具,但在海洋中確實存在著這種生物,它躲過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活到了現在。”跟隨講解員的步伐,媒體團在國家海洋博物館今日海洋展廳近距離感受這些“未曾謀面”的奇妙生物。

  據介紹,國家海洋博物館坐落於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佔地面積15公頃,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展覽展示面積2.3萬平方米。國家海洋博物館建築主體3層局部4層,陳列展覽內容圍繞“海洋與人類”主題展開,分為“海洋人文”“海洋自然”“海洋生態”三大版塊,共設12個常設展覽,同時設有博物館商店、餐廳、咖啡廳、影院等公共服務設施。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黨組成員、副館長劉潔介紹說,“我們的展覽中既有展示生物多樣性的標本化石,也有展示我們科技進步的場景模擬,比如“蛟龍”號這樣的1:1的模型。所以來到國家海洋博物館參觀的游客,下至幾歲的孩童,上至耄耋老人,大家都能在這當中找到自己喜愛的內容。

  四川電視臺記者王瑞瓊開心地說道,“國家海洋博物館覆蓋面非常廣,浩瀚的海洋歷史、豐富的生物標本、精妙的船舶模型都能在這裡看到,剛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靜臥在小小透明膠囊裡的小型貝殼,需要屏息凝神纔能看清其精致的輪廓,實在是太可愛了。”

  古文化街:來感受好吃、好看又好玩的老城新韻

  9日下午,媒體團參訪活動最後一站來到了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天津古文化街。古文化街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以天後宮為核心,建築風格多樣,街區內集聚了十八街麻花等眾多非遺和老字號,是津派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民俗文化豐富,有天津皇會等傳統活動,還有各類特色美食,是感受“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的絕佳去處。

  走進泥人張世家店鋪,三面巨大的展櫃裡擺滿了栩栩如生的泥塑,從執劍震八方的獅子鍾馗,到經典的孔子像,再到仙風道骨的老子,每一件作品都讓人為之驚嘆。據悉,泥人張世家自清末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從泥人張創始人張明山先生到第二代泥人張傳人張玉亭先生,再到第六代泥人張傳人張宇先生,歷經六代父子傳承,他們用非遺泥塑講述著不可磨滅的津門匠魂。

  在交談中,紅星新聞記者劉亞洲表示這次見到的古文化街和之前有些不同,“我之前在天津上學,上學期間我經常來古文化街,那時的古文化街感覺是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街道。相隔十年再次故地重游,古文化街還保持著當年的樣子,但客流量有了很大的提昇,我能感受到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天津感受天津的文化,了解天津的歷史,看到天津發展得越來越好,我由衷地為天津感到開心。”

  古文化街宮前廣場內,將於9日晚上舉辦的“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進入最後的准備階段,南開大學俄羅斯籍碩士研究生巴麗娜將講述自己與天津的故事,“我從小在天津長大,也算半個天津人,我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向世界展示天津,現在京津冀交通圈發展得非常便利,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天津感受天津魅力。”

  “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參訪活動圓滿結束,三天的時間內,媒體團親身參與了解了天津的歷史脈絡、文化淵源以及創新發展,也用文字與鏡頭記錄下了第一視角的天津。相信通過此次合力報道,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現天津的開放包容與文化活力,讓津派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津雲新聞記者 田巧梅 實習記者 楊晨 攝影 劉乃文)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