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文明是世界的本色。歷史昭示我們,文明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文明的交流互鑒。”
為迎接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召開,由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海河傳媒中心聯合出品,大型人文紀錄片《微乎大觀》將於8月18日19點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播出,向全球觀眾呈現一幅跨越時空、交相輝映的文明互鑒圖景。
紀錄片《微乎大觀》全片共8集,每集15分鍾,攝制組沿著絲綢之路、萬裡茶道等歷史脈絡,跨越歐亞大陸,遍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蒙古、斯裡蘭卡八個上合組織國家,遴選青花瓷、開元通寶、楊柳青木版年畫、鄭和布施碑、大宛天馬岩畫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文物,以故事化的敘事方式,從文物背後挖掘鮮為人知的文明密碼,通過“對話文物”的方式,講述中外文明交匯的軌跡,展現中華文化“和而不同、協和萬邦”的價值觀。
從選題策劃到跨國拍攝,紀錄片歷時八個月完成。攝制組聯合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天津博物館等單位,與多國外交部、駐華使館、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官員、考古學者及歷史專家緊密合作——包括等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建新、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楊巨平、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館參贊杜茲巴耶娃·卡拉姆卡斯、蒙古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娜仁圖雅、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常務副主任阿列克謝·羅季奧諾夫、吉爾吉斯國家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巴吉特·阿曼巴耶娃、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歐亞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阿卜杜加尼·馬馬達齊莫夫等多國嘉賓——共同完成了海量一手素材拍攝與專家訪談,構建出兼具思想深度與時代溫度的國際敘事體系。
在視覺表達上,《微乎大觀》融合4K實景拍攝、3D掃描建模與AIGC場景再現等前沿技術,將實景影像、文物數字復原與歷史場景虛擬重構有機結合,讓塵封的歷史與文物“活起來”。影片力求實現“看得懂、看得美、看得進”的國際傳播效果——以細節打動人心,以影像凝聚共識。
紀錄片《微乎大觀》是中國紀錄片在國際傳播中探索創新表達與新技術應用的一次新實踐,更是一場跨越山海的文化對談。該片將於8月19日在天津衛視播出,後續還將登陸中國國際電視臺以及多個國家的主流媒體與社交平臺,持續釋放中國與世界攜手同行、共創未來的時代信號——在文明互鑒的交響中,共同譜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