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進武清區荔隆廣場一角,一家新開的咖啡驛站漸漸熱鬧起來。『您好,您的咖啡好了!』伴隨著店員溫柔的聲音,一杯咖啡被輕輕遞到顧客手中。這是一家平凡又特殊的咖啡館。說它平凡,是因為它店面不大,並不起眼,而說特殊,是因為店長與員工都是罕見病病友。
小店雖小,可一群坐在輪椅上的罕見病人如何將店開得有聲有色?『以我們的條件,能不能申請開咖啡店?』兩個月前,『玻璃女孩』魏瑞紅給武清區有關部門打去電話。沒想到,原本令她『怵頭』的事,很快就得到了回應。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從申請到取證,一路『陪跑』,還幫助病友們在空間改造上支招『省錢』,整個過程不足倆月。就像網友說的,這杯咖啡有點暖。這份暖意,縈繞在舌尖,也流淌在心裡。小小咖啡館裡,『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這句話成了新的現實。
一個包容的社會,也是一個友好的發展環境。在天津博物館二樓一個扶梯處,一個綠色的展架靜靜立在那裡,上面擺放著非遺烙畫葫蘆、面塑醒獅等商品,每件商品旁都附著一張卡片,上面寫著制作者的名字和他們的故事。這裡沒有售貨員,只有一個二維碼和一行文字:殘疾人手作,自助義賣。我市有關機構發起的『善淘小鋪』項目,成了文化場館的『一景』,不僅釋放善意,也吸引流量。激活多樣人生,激發奮斗熱情,對『人』的重視,不僅是簡單的幫助,也是多元的價值共創。從這個角度看,為更多人創造更多機會、更多可能,精細編織社會支持網絡,也是在為城市發展『補充能量』。
創造更多機會、營造更好氛圍,少不了接地氣的創新。如今,『人纔夜市』走進越來越多的城市。『逛個夜市,還能找工作』,廣場上燈火通明,眾多企業的招聘攤位整齊排開,好不熱鬧,人們一邊逛街納涼,一邊找工作,求職氛圍也更加輕松。同樣打破傳統的,還有各種新業態。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有的直播平臺將流量向特殊群體傾斜,就業模式添『新』,職業類型『擴容』。
珍視每一個夢想,讓溫柔扶持與大膽創新共生共長,這樣的城市,會因為我們彼此溫暖,而變得更加生機盎然。(閆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