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上合天津之約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劉冬梅 閆麗 楊建楠 編輯:付勇鈞 2025-08-31 06:37:00

內容提要: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渤海之濱舉行。今天,世界矚目天津。

(一)

站在天津港極目遠眺,旭日蓬勃、大潮奔湧。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氣韻、開闊氣象,在晨曦中生動而清晰。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渤海之濱舉行。今天,世界矚目天津。

走過24個年頭,上合再“回家”。這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已發展成為10個成員國、2個觀察員國、14個對話伙伴的大家庭,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巨大的綜合性區域組織。

大國外交,主場時刻。借助這場盛會,人們既能思接千載,感受亙古亙今、推陳出新的中國文化,又能視通萬裡,借天津這扇窗,在城市開放包容、昂揚進取的時代風貌中,領略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上海合作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強勁合作動力,根本原因在於它創造性地提出並始終踐行‘上海精神’。”24年前的黃浦江畔,“上海精神”伴隨著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而生。“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短短20個字,濃縮了上合組織的“根”與“魂”,指引著上合從以解決邊界和安全問題為主題的區域組織拓展為軍事、能源、貿易、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合作的廣闊平臺,也為打造本地區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精神指引。

“朋友圈”越來越大,“含金量”越來越高,背後正是越來越多國家對“上海精神”的高度認同。上合組織不是封閉排他的“小圈子”,而是開放包容的“大家庭”,是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百年變局之下,這樣的精神彌足珍貴。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24年來,鐵路公路、能源管道“連點成線”“織線成網”,連接出上合組織國家發展“親密度”;中企投建的5G網絡覆蓋越來越多上合組織國家城市,中國生物技術“出海”育良種,共同發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今年以來,中國援建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新國際機場迎來首個商業航班;中吉烏鐵路項目正線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區域立體互聯互通網絡加速形成……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國家共同書寫的上合故事,彰顯“上海精神”超越時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價值。

此刻,渤海之濱,沽水流霞,輝映滿座高朋。“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將為世界帶來什麼?“行動”二字的分量很重。

“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上海合作組織要看准方向、堅定信心,高效行動、更有作為,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世界格局加速演變,面對時代之問,中國答案堅定不移: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全球休戚相關,人類命運與共,和合共生是人間正道。世界需要互尊互信、聚同化異,需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

以“中國行動”擦亮“上海精神”,以“中國引擎”驅動上合車輪,新時代的回響愈加響亮:“大家一起發展纔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纔是好發展。”

(二)

擁有怎樣的胸襟,就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以“上海精神”為引領,上合組織打開了互利合作的廣闊空間,走出一條互利共贏、共同繁榮之路。

一組數據具有說服力:2022年發布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年貿易發展報告》顯示,上合組織成員國貿易總值20年間增長近100倍,佔全球貿易總值的比重從2001年的5.4%增長至2020年的17.5%。2024年,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對話伙伴貿易額達8900億美元,創歷史紀錄。打造合作的樣板,塑造共同的未來,世界需要這樣的上合。

“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有大國的胸懷和擔當。”從百年奮斗征程中走來,從5000多年文明史中走來,從人類發展長河中走來,中國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

時代在變、國際格局在變,不變的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擔當盡責、對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不懈追求。

今天,世界發展尋路問道的腳步來到了天津。作為我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天津因海而生、向海而興,開放包容流淌在這座城市的血脈裡。

在這裡,開放是氣質和追求。隨著汽笛長鳴,滿載數十個集裝箱的中歐班列,從天津東疆港新港北集裝箱中心站啟程。這列“鋼鐵駝隊”穿越7800公裡的歐亞大陸,途經蒙古、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最終抵達莫斯科。古絲路的悠揚駝鈴化作飛馳而過的列車,傳遞的是貨物,更是中國和世界攜手共贏的理念。

在這裡,開放是胸懷和視野。“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東部起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天津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海上,一艘艘遠洋貨輪在這裡進出,“中國制造”“天津智造”從這裡揚帆出海;內陸,一個個津企“走出去”,與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往來更加密切。一條條承載夢想的航線,一次次雙向奔赴的牽手,不僅拉近距離,更打開機遇之門,映射當前中國與世界、上合與城市緊密相連、深度交融的宏偉畫卷。

上合與天津的美好相約,見證城市發展,更催促城市進步,光榮與使命交匯同行。天津以河海襟懷擁抱上合、擁抱世界,城市之美,海納百川而豐盈,內蘊厚實而強韌。把握機遇、用足優勢、彰顯特色,是這座城市肩上的使命,也是發展的空間與動力所在。

開放的勁風吹遍內陸,發展景象如此迷人。世界級大港吞吐新氣象,與產業、城市融合成一幅互促互補協同的畫卷;四通八達的高鐵站、地鐵站一通百通,市場機遇、消費活力、產業動能聚集、湧動、碰撞。現代化的城市與世界對話,凸顯高質量發展的質感與成色。

創新的探索蔚然成風,城市內涵意蘊更加深厚。在不久前舉辦的2025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上,優質津企“組團”亮相。精密機械、智能裝備等高科技產品,湧動著新質生產力的氣息,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見證。用科技創新之“智”提昇發展之“質”,用市場之需校正創新之供,創新浪潮正在有力推動城市邁向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初秋的晚風裡,藏著一座城的期待。海河流光溢彩、美輪美奐,向世界發出“邀請函”——相約上合,一起聆聽中國故事、天津故事。

(三)

天下之津,流淌著水一般靈動的東方神韻。眾多河流相聚於此,匯成海河奔流入海,中國文化中的“海納百川”有了一種具象呈現。

深厚的歷史底蘊遇見激越的發展潮聲,上合這面鏡子,映照出更廣闊的城市格局,也牽引出更強大的發展動能。透視天津的發展,它是河海津韻與現代都市交融的“天津特色”,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天津韻味,中國氣象。這座城市河海交匯、港城相依,“天津有條叫海的河”,海河的名字是網絡上的一個梗。到海河看夜景,如今已成為津城新風尚。“海河之夜”燈光秀常態化點亮,海河周邊的建築、橋梁、碼頭匯入城市夜景長卷。從沙漠駝鈴到遠洋貨輪,從千裡江山到宇宙星河,每一幅畫面都講述著中國與世界、歷史與未來的故事。“海河夜景太浪漫了,從高空俯視,隨意變換個角度就能拍出不一樣的風格。”攝影師們將鏡頭對准海河,循著光與影,人們為拍一張圖,奔赴一座城,又在與津城的親密接觸中,讀懂它,愛上它。

霓虹映波,夜色浪漫,燈光照亮了海河的美,但海河之美不只閃耀在燈光下,更流淌於悠長文韻、煙火生活。河畔漫步,你會遇到一條老街:古文化街內,楊柳青木版年畫色彩明麗,泥人張彩塑形神兼備,相聲茶館歡笑不斷。你也會遇到一條新潮的街:天美藝術街區裡,巨人雕塑極具藝術衝擊,潮范兒小店藏著驚喜,工業風的歲月痕跡觸手可及。

藝術在這裡融入城市,走進生活。無論傳統還是新潮,海河兩岸的一處處細節,都在訴說著獨特的河海故事。

河與海塑造了這座城的筋骨,滋養了這座城的血脈,和合之光跨越山海,躍動在這座水做的城。

相聚渤海之濱,不妨沿著水脈去探索。一路看“天津之眼”、訪名人故居、體驗非遺技藝、品品特色文創,嘗一嘗煎餅果子、麻花等津味美食……你會發現,河海津韻不僅可以看、可以嘗,還可以裝進行囊打包帶走,它是如此鮮活,如此親切,如此津津有味。

這就是天津。展開河海津韻長卷,撲面而來的,有醉人的煙火氣,它們氤氳在漫步街頭、暢游海河、品茗小酌、趕海拾貝的體驗中;有奇妙的新鮮感,它們生發於文韻悠長、創意新穎、技藝精湛、國潮津韻的產品裡;有“潮”氣十足的現代范兒,它們流淌在津派風情濃厚、生活情調濃郁的空間中。

這就是中國。很古朴也很時尚,文明古韻與時代氣息相得益彰。在這裡,東方氣韻搭檔現代科技,讓古老智慧以更輕盈的姿態融入現代生活;傳統民俗牽手新潮業態,過去與未來在當下“撞了個滿懷”。中華文明,這個“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從歷史中走來,在發展中綻放。

中國味、天津味、現代味、國際味,這是發展的味道。合作之光閃耀津城,攜手共赴未來。

(四)

“天津最好的景點,是天津人。”如果給網友的這句話換個說法,“人人都是風景”再貼切不過。

“上合峰會在天津,現代都市納百川……繁花盛開迎賓朋,文明天津展新顏”,一曲朗朗上口的天津快板,道出文明城市的韻味。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樂觀豁達、熱情好客的天津人進入“上合時間”,每個海河兒女都是東道主,都是“風景線”。

一場盛會,照見城市風骨。千面天津,由千千萬萬個不同的人一起勾勒。在五大道、利順德博物館、潤園等地,高校志願者上崗,多語種服務彰顯城市“國際范兒”。在街頭、茶館、海河邊,同“從不讓話落地上”的天津人聊幾句,就能體味到這座城市骨子裡的樂觀幽默。

樂活,是天津人的人生態度,也是這座城市的煙火日常。在社區、街道,熱心的鄰居大姨走街串巷查找安全隱患,細心的快遞小哥成為環境維護者和民情觀察員……熱情、熱心,是天津人的一種底色。

河水更清了、夜景更美了、環境更整潔了、人們奔赴天津的理由更多了……在對上合翹首以盼的日子裡,這些潤物無聲、實實在在的變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在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中,城市更有魅力,生活更有滋味。

這也折射出天津人的一種姿態:世界聚光燈下,我們要展現的,既是一個精彩的天津,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畫卷徐徐鋪展,也是一個文明的天津,文化底蘊深厚、文明新風怡人。以文明擦亮城市底色,全力以赴把峰會辦出中國氣派、天津特色,文明、自信、友好地迎接四海賓朋,是市民們的共同心願。

半個多世紀前,智利詩人聶魯達寫下《新中國之歌》:“從海洋到海洋,從平原到雪山,世界各民族一起望著你……”今天,世界正望向中國,望向天津。上合組織天津峰會,掀開上合組織發展歷程的嶄新一頁。

以博大的人文情懷觀照人類命運,以兼容並蓄的胸襟超越隔閡衝突,以和合共生的願景凝聚發展合力,從天津再出發,上合正青春。(執筆:劉冬梅 閆麗 楊建楠)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