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首次提出建設團結互信、和平安寧、繁榮發展、睦鄰友好、公平正義的“五個共同家園”,為上海合作(以下簡稱“上合”)組織的發展擘畫了清晰藍圖。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的動蕩與變革,霸權強權倒行逆施,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流湧動,地區衝突此起彼伏,給上合組織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上合組織成員國應高舉“上海精神”旗幟,著力推動對話協商、鞏固地區安全、堅持互利互惠、加強人文交流、提昇治理效能,把建設“五個共同家園”的願景轉化為現實,讓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前景更加光明可期。
一、推動對話協商,建設團結互信的共同家園
鞏固團結合作,維護各國之間的長遠利益,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建設團結互信的共同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盼。
弘揚“上海精神”。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上海精神”,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脈相承,是上合組織的“根”和“魂”。習近平主席強調,“‘上海精神’是我們共同的財富,上海合作組織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上海精神”既是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交往合作的思想基礎和精神紐帶,也是上合組織發展的不竭動力。上合組織自2001年成立以來,始終以“上海精神”為遵循,走出了一條富有成效的和平發展道路,樹立了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在未來的征程上,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各成員國都應堅定不移地弘揚“上海精神”,不斷增進團結互信,構建一個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的共同體,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合作韌性。
深化戰略溝通。加強戰略溝通和協作,是以對話消弭分歧、以合作超越競爭的重要途徑。當前,國際形勢加速演變,地區安全環境和發展環境面臨諸多挑戰,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加強戰略溝通協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只有切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堅定支持彼此實現發展振興,纔能為戰略溝通提供堅實支橕。上合組織成員國應把穩發展方向,持續夯實互信基礎、凝聚戰略共識,通過建立常態化、多層次的戰略協商機制,不斷提高政策透明度與互信水平,將戰略共識轉化為務實行動,為上合組織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推動形成相互支持、協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加強政黨對話。政黨對話不僅是各國相互借鑒治國理政經驗、分享政黨發展經驗、交流發展理念的重要平臺,更是推動各成員國深化團結互信的有利契機。以“上海精神”引領政黨對話交流常態化,不僅有助於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也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落實“三大全球倡議”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提供制度支橕。上合組織成員國應定期舉辦上海合作組織政黨論壇、專題研討會和交流活動,分享各自發展實踐、政策創新和治理經驗,增進對彼此發展道路、社會制度和治理模式的理解與尊重,為進一步鞏固團結互信基礎、建設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注入政黨智慧。
二、鞏固地區安全,建設和平安寧的共同家園
推動落實全球安全倡議,夯實安全基石,關照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建設和平安寧的共同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推動落實全球安全倡議。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任何國家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都應兼顧並尊重他國的合理安全關切,攜手應對共同威脅與挑戰。習近平主席立足人類前途命運,鄭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這一倡議為上合組織深化安全合作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導和實踐指南。上合組織成員國要攜手落實全球安全倡議,堅持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通過對話協商妥善化解國家間的分歧與矛盾,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不斷完善區域安全合作機制,築牢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實屏障。
深化安全領域務實合作。中國深刻認識到安全具有普遍性和相互依存性,積極統籌應對各類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挑戰,主張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都必須守住安全底線。上合組織成員國應將安全合作視為優先方向,把安全視為維護區域穩定與推動各國共同發展的基石,通過組織或參加國防部長會議、軍隊總參謀長會議、國際軍事合作部門會議等,不斷完善上合組織的安全合作機制。各成員國要注重溝通交流、凝聚共識,在國際和地區安全問題上發出“上合聲音”,以對話促進安全,以合作化解矛盾,使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建設持久和平的命運共同體。
完善應對安全威脅挑戰機制。當今世界百年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地緣衝突、恐怖主義、網絡安全、跨國犯罪等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疊加,人類社會再次站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這對完善應對安全威脅挑戰機制提出了更為緊迫的要求。上合組織成員國應著眼長遠,始終堅守上合初心,弘揚“上海精神”,通過構建更加完善、多元的安全合作機制和應對手段,共同應對安全挑戰。具體而言,各成員國應定期修訂並完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於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等安全合作文件,切實提昇合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推動防務安全合作行穩致遠,築牢命運共同體的安全根基。
三、堅持互利互惠,建設繁榮發展的共同家園
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打造更多互利合作成果,建設繁榮發展的共同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向往。
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總鑰匙。面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發展不平衡加劇、氣候變化等嚴峻挑戰,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已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共同訴求,不僅具有長期必要性,更具現實迫切性。各成員國應抓住“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這一重要契機,在發展理念上凝聚共識,在合作實踐中深化協作,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在上合組織地區落地生根,為國際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倡議匯聚了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搭建了務實合作的新框架,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能。為實現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上合組織成員國應通過擴大市場准入、優化貿易投資環境、推動規則標准對接,以實際行動捍衛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濟秩序,把經濟全球化的“蛋糕”做大分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世界各國人民,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錨定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實現現代化,是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時代使命與共同目標。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推進現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鑒。當前,上合組織成員國正處於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階段,既面臨內部轉型昇級的矛盾,又遭遇復雜多變的外部挑戰。各成員國應堅持立足本國國情,尊重歷史文化傳統與文明多樣性,積極尋求不同現代化發展模式之間的契合點,在包容中推動共享,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為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提供堅實物質保障。
四、加強人文交流,建設睦鄰友好的共同家園
推動落實全球文明倡議,促進多樣文明之間的溝通交流、互學互鑒,推進周邊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建設睦鄰友好的共同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
推動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認為文明之間不存在高低優劣之分,任何一種文明都不能以自身價值體系和發展模式去評判或改造他國文明,同“上海精神”高度契合。上合組織成員國應傳承並弘揚本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與民心相通,夯實睦鄰友好的人文基礎。這要求各成員國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對立,秉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促進人類文明在平等對話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為實現睦鄰友好提供堅實的文化基礎與發展動力。
持續加強人員往來與民間交流。人員往來與民間交流是實現睦鄰友好的重要途徑,對於推動各國在教育、科技、文化、地方、民間、青年等領域實現互學互鑒、消除偏見與隔閡具有重要意義。加強人員往來與民間交流,要充分發揮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在促進各成員國之間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數字教育聯盟平臺,推動優質教育資源跨國共享、數字化教育模式創新和青年人纔的聯合培養。各成員國要通過持續辦好民間友好論壇等具有品牌效應的交流活動,拓展各領域民間往來渠道,促進多層次、多領域、多主體的民間交往與文化合作,夯實命運共同體的社會和民意基礎。
推進周邊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周邊命運共同體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中國應該與周邊國家建設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如何建設這種關系的時代之問。事實上,上合組織本身就是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有效平臺,其形成和發展歷程為建設周邊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典型范例。推動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需要各成員國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構建長期穩定、互信共贏的睦鄰格局。各成員國應推動周邊環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通過深化區域合作和傳承睦鄰友好精神,促進各國經濟社會協同聯動發展,加強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
五、提昇治理效能,建設公平正義的共同家園
堅持多邊主義,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完善全球治理,建設公平正義的共同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
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是維護國際秩序穩定和推動全球治理公正合理的有效途徑,不僅能為國際形勢發展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還能為推動各成員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凝聚合力。毫不動搖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及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通過協商對話解決分歧,在國際事務中保障各國平等參與權、發展權與話語權等,是踐行多邊主義的應有之義。上合組織成員國應堅持以團結代替分裂、以合作代替對抗、以公正代替霸權,把多邊主義精神落實到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具體行動上,摒棄“小院高牆”式的單邊主義行徑,不斷擴大“朋友圈”,提昇上合組織的“含金量”,讓更多認同“上海精神”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合作,構建廣泛的伙伴關系,使多邊合作切實轉化為發展共享與安全保障的實質成果。
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下,任何國家都無法單獨處理世界事務,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有利於實現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發展道路的國家在平等基礎上的和平共處。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反對封閉排他、單邊制裁和“脫鉤斷鏈”的國際規則,有利於推動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擔風險挑戰。各成員國應鞏固團結力量,凝聚國際共識,促進國際合作,推動形成開放、多元、穩定的世界經濟秩序,引導實現更高水平的世界和平與安全,為構建和平穩定、共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提供切實保障。
完善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公正合理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期待,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完善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是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共同責任。各成員國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建立互利互信、互惠包容、平等互尊的伙伴關系,夯實友好合作的根基,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隨著“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上合組織成員國應順應“全球南方”的崛起大勢,與“全球南方”國家並肩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全球貿易治理、全球數字治理、全球生態治理,提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與參與權,為消弭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作者秦龍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纔,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天津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