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時間到?九三閱兵進入倒計時 解碼我軍新銳裝備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網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5-08-31 10:33:16

內容提要:下周三就是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的日子,屆時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據此前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參閱的武器裝備都是從國產現役主戰裝備中遴選,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很大。

下周三就是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的日子,屆時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據此前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參閱的武器裝備都是從國產現役主戰裝備中遴選,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很大。

高超聲速武器優勢突出

東風-17、鷹擊-21令人期待

高超聲速是指物體的飛行速度超過5倍聲速,也就是大於等於每小時6125公裡,若以這個速度從北極飛到南極,只需要不到3個半小時。高超聲速技術是航空航天領域的前沿方向,俄羅斯、美國等國家都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進行研究。

說到我國的高超聲速武器,首先映入人們腦海的就是東風-17常規導彈。2019年國慶70周年盛大閱兵中,東風-17常規導彈首度公開亮相。與以往我們熟悉的圓錐形彈頭不同,東風-17的彈頭呈扁平三角錐形,有水平和垂直的短翼,這樣設計的彈頭飛行軌跡靈活多變,突防能力大大增強,能夠全天候、無依托,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自2019年亮相以來,東風-17始終保持著低調神秘的姿態,鮮少在媒體露面。其後續發展如何?是否已衍生出新的型號?這些問題也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

東風-17飛行軌跡有多種變化 突防能力很強

主持人 勞春燕:說到高超聲速武器,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東風-17。東風-17是在2019年閱兵的時候首次公開亮相的,它亮相的次數非常少,為什麼這麼神秘?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東風-17是一種典型的高超聲速導彈,它的飛行軌跡並不是標准的拋物線。當大型的火箭助推段把這種乘波體的戰斗部推送到相應的高度之後,主要是在大氣層的邊緣,它的飛行軌跡會出現很大的變化,比如說會有打水漂的飛行模式,或者是彈跳的飛行方式,不僅可以實現更好的突防,也可以讓射程進一步延伸,所以高超聲速導彈最大的優勢就是飛得遠、突防能力強,而且可以針對目標進行精准而猛烈的火力打擊。

東風-17未來增加誘餌彈頭 可提昇突防能力

主持人 勞春燕:東風-17已經很厲害了,如果它昇級迭代,會朝哪個方向來發展?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從發展的方向來看,突防的手段可能會變得更加的多樣化,比如說彈體的結構會變得更大。除了飛得遠之外,當乘波體戰斗部在飛向目標的過程當中,有沒有可能還有配套的誘餌彈頭,針對對方的預警體系和反導系統進行最大程度的迷惑,讓對方看不清哪個是真目標,哪個是假目標,突防能力也會進一步提昇。隨著外形的優化,這種乘波體戰斗部的飛行軌跡可能會有更多的變化,所以我認為如果是強化高超聲速導彈的突防能力和遠程的精准火力打擊能力,除了助推段個頭更大之外,在突防的手段方面也會實現多樣化和多元化,不僅僅是利用有變化的飛行軌跡、真真假假的誘餌彈頭,包括其他的多彈頭的突防模式,也可以在未來進行更好的應用。

“鷹 擊”系列導彈針對水面艦艇進行遠程打擊

主持人 勞春燕:再來說說鷹擊-21,它可以在哪些平臺上進行發射?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如果一款導彈的名字當中有鷹擊兩個字,指的就是它的功能和使用環境,往往是在現代化海戰的過程當中,針對對方的大型戰艦進行遠程火力打擊。我們此前看到的反艦巡航導彈,往往是亞音速或者是超聲速的,但是如果導彈的外形和消耗的彈道導彈比較相似,這就意味著它具備高超聲速的飛行能力,對於這種高超聲速的導彈系統,以水面艦艇作為平臺進行發射,往往需要一個個頭比較大的助推段,這樣會給它一個很大的速度,也可以讓它達到比較高的飛行高度。這樣的一種武器裝備其實也可以在其他的平臺上進行搭載和發射,也就是說,它也會呈現出家族化的發展模式。

鷹擊-21可以對嚴密設防的目標進行火力打擊

主持人 勞春燕:鷹擊-21對平臺的適應能力還是比較強的,作為一款高超聲速武器,它的特點是什麼?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我認為最大的特點是以類似於彈道導彈的飛行方式,實現了遠射程和突防能力的進一步強化,也可以針對地面的目標,尤其是嚴密設防的高價值目標進行遠程火力打擊。也就是說,轟炸機可以在對方防空體系火力圈的打擊范圍之外,把空射型的高超聲速導彈發射出去,突破對方的防空火力攔截,針對高價值目標進行摧毀,轟炸機可以在發射完導彈之後盡快返航,戰場生存能力會進一步提昇。如果在空機的平臺上,比如在轟炸機上也是配備有帶有助推段的這種高超聲速的導彈,它的打擊距離就會進一步延伸。所以高超聲速導彈會根據它的使用環境、執行任務的能力和搭載的平臺的不同,它也會出現一種變化,以適應不同的作戰體系以及不同的作戰環境。

新域新質作戰力量

會是九三閱兵一大亮點

除了高超聲速裝備,新域新質作戰力量也會是9月3日閱兵的一大亮點。近些年在無人智能等新質作戰裝備領域,我國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

無人化作戰的時代已經到來,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用技術把戰術推向新的高度。無人裝備以凌厲攻勢重塑戰場攻防格局,在保障鏈路中,輔助與運輸類無人裝備同樣以精准高效的支援能力,構建起無人化保障的堅實後盾。

無偵-7和無偵-10可以配合“雙打”

主持人 勞春燕:前不久播出的紀錄片《攻堅》中,首次出現了無偵-10和無偵-7一起執行任務的畫面。無偵-10和無偵-7一起執行任務的時候,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怎麼來進行配合?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共同執行任務,我認為它們是有角色分工的,比如說其中的一架無人機可能主要是使用合成孔徑雷達,包括其他的傳感器進行廣域偵察。也就是在很廣闊的任務區域內,針對目標進行大概的測向和定位。如果想要針對目標進行打擊,還要知道它的具體位置以及它的運動情況,包括目標的屬性。這個時候另外一架無人機可能就要對它進行精准識別,把目標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圖像及時回傳,這樣就可以知它具體在什麼樣的位置,運動狀態是怎樣的,這個目標的屬性是什麼。根據這個情況進行判斷之後,指揮人員馬上就可以制定有針對性的戰術戰法,針對目標進行及時有效而精准的火力打擊。

搭載大型無人機的四川艦可擁有多重角色

主持人 勞春燕:去年年底,076 型兩棲攻擊 艦四川艦下水了。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到,四川艦配了電磁彈射裝置,四川艦未來是要彈射大型的無人機嗎?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對於整個兩棲作戰體系而言,彈射昇空的這種大型的無人機,既可以偵察,還可以攜帶彈藥,針對對方的防御兵力進行打擊和火力壓制,所以擁有了這種大型的艦載無人機,四川艦本質上有幾重角色,既可以作為兩棲兵力的投送平臺,也可以作為一艘直昇機母艦,同樣也可以作為先進的無人機航母,在廣闊的區域內,利用無人機的先進性去有效地控制相關的區域,可以針對陸地目標和海上目標進行遠距離火力打擊。

四川艦可以搭載多種類型的無人機

主持人 勞春燕:四川艦上未來可以彈射哪一些大型的無人機?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既然配備有電磁彈射器,能夠彈射的無人機個頭就會很大,比如說能夠彈射起飛的隱身的無人攻擊機。此外,像察打一體無人機也可以在四川艦進行部署。如果讓大型的兩棲攻擊 艦執行反潛任務,從兩棲攻擊 艦上彈射起飛的無人機可能就有反潛的功能,所以擁有了這條彈射器之後,四川艦可以在不同的作戰場景當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可以進行兵力投送,可以進行反潛,也可以作為無人機航母去有效地支援和保障其他的兵力。

水上無人裝備呈現大型化、多功能化發展趨勢

主持人 勞春燕:無人裝備有很多種,除了天上飛的無人機,地上跑的有機器狼、機器狗、無人車,另外水上有無人艇,水底下還有無人潛航器等。水上水下的這些無人裝備,目前我們國家發展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對於先進的無人艇、無人船,包括無人潛航器,我們現在的發展模式就是大型化,而且實現了多功能化。比如說在一些防務展,在中國航展上,我們就看到了大型的無人潛航器,它在水下持續潛航的時間越來越長,如果說結構比較大,那不僅可以執行情報和數據的搜集任務,同樣也可以攜帶一些水下作戰的武器裝備,比如說可以布放一些智能水雷,或者說使用它所攜帶的魚雷,像潛艇一樣可以針對目標去發動攻擊,這都是無人潛航器尤其是大型無人潛航器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於無人艇而言,最大的看點就是尺寸是越來越大,它可以實現多功能在一個平臺上的集成。

微波、定向能、激光等反無人機手段效果可觀

主持人 勞春燕:無人裝備在未來會大行其道。現在戰爭的形態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這個角度來講,“反無人”能力的建設是不是也會變得非常突出?發布會上提到的定向能武器是不是就是用來反無人機的?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這種定向能武器在防范攔截低慢小目標的過程當中,具有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一些微波武器可以有效地針對低慢小目標進行攻擊,對它進行群體化的殺傷。此外,現在的激光武器技術越來越成熟,激光武器打這些低慢小目標,可以瞬間秒殺,單位時間內可以進行多次攻擊,而且它是不發射彈藥的,可以最大程度地提昇效率,降低成本。

國產反無人機裝備發展成熟 進入實用化階段

主持人 勞春燕:我們國家在這個領域現在發展得怎麼樣?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在一些防務展和航展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多種形態的定向能武器,有各種型號的車載激光炮,也有大型的微波武器。現在技術很成熟,已經進入了實用化的階段。

主持人 勞春燕:通過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我們也會在九三閱兵當中看到這些定向能武器。

空軍海軍陸續有新機型亮相

九三閱兵空中梯隊令人期待

近年來,我國空軍海軍的戰機發展迅速,陸續有新的機型亮相,所以本次閱兵的空中梯隊也是非常令人期待。

2025年7月3日上午8時許,山東艦航母編隊駛入香港維多利亞港。山東艦此次赴港,讓香港市民得以近距離領略大國重器的風采。甲板上整齊列陣的戰機中,殲-15T彈射型艦載機尤為亮眼。殲-15T外觀延續殲-15經典布局,細節卻暗藏昇級:它的起落架不僅增加了彈射杆,在整體強度上也有提昇,支橕杆加粗兩成,主起落架采用雙輪設計,可把降落時輪胎與甲板間的壓強均勻分散,降低甲板摩擦損耗,可以實現在滑躍型航母和彈射型航母之間靈活部署。

在殲-15T夯實戰力的同時,殲-35隱身艦載戰斗機也正加入艦載機家族。2024年第十五屆中國航展,空軍型殲-35A以飛行表演的形式首次亮相。同時,在展館內“海上攻防”主題區域,還首次展出了殲-35艦載戰斗機1?5模型,與殲-15T艦載戰斗機、直-18F艦載反潛直昇機、翼龍-2反潛巡邏無人機系統等同臺亮相。

這屆中國航展還首次展出了雙座版殲-20,也就是殲-20S的1?2模型。據專家介紹,按國際標准來看,殲-20S是世界上第一款雙座隱身五代機。它不是簡單的增加了一個座位,而是進行了綜合優化,增加後艙飛行員相當於給殲-20增加了一個大腦,可以更好地處理來自機外和機上傳感器的信息,作出判斷和決策。所以,殲-20S真機的首次亮相也是萬眾期待。

保障類飛機提供補給 延長作戰體系留空時間

主持人 勞春燕:根據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這次閱兵的空中梯隊將會按照模塊化、體系化來編組。模塊化、體系化指的是什麼?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首先,在現代化的空中作戰體系當中,有飛行的雷達站和指揮中心,就是先進的預警機,可以利用機載雷達感知廣闊的空域,利用預警機的探測能力和指揮能力,可以調動更多的兵力,采取最優化的戰術去有效地奪取制空權。在空中作戰體系當中,還有保障類的飛機,比如說大型的空中加油機,這樣的話空中作戰體系的留空時間就會進一步延長。此外還有空戰利器,比如說先進的隱身戰斗機可以悄悄地靠近目標,突然發射空空導彈,針對目標進行擊落,自身是處於相對安全的狀態。預警機、加油機,各種型號的戰斗機,包括電子戰飛機,有效融合到了一起,可以讓人民空軍的作戰體系立於不敗之地!

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可令艦載戰斗機發揮全部潛能

主持人 勞春燕:隨著福建艦入列進入倒計時,大家對於艦載機的關注度也是越來越高,在這一次的發布會上,發言人也提到了艦載機殲擊機等按作戰模塊進行編組,艦載機我們可以有什麼樣的期待?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艦載機部隊擁有了新的面孔,以前是殲-15“飛鯊”,現在是彈射型的殲-15,它可以實現滿油滿彈的起飛,而且我相信它的機載雷達設備、飛行控制系統也是有進一步改善和提昇,空戰的能力、精准的火力打擊能力都是越來越強。其實殲-35也適合和航母平臺進行結合,它是一種雙發中型的隱身艦載機。

如果說能夠在航母上進行部署,那麼奪取制空權的能力,包括針對海上目標以及陸地嚴密設防目標的火力打擊能力也會進一步強化和提昇。以後航母上可能就會有多型艦載機,指揮員在選擇艦載機作戰力量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搭配和組合。

此外,彈射型的航母如果配備有固定翼的艦載預警機,也可以讓防空警戒范圍進一步地拓展,它也是會飛的雷達站、會飛的指揮所,可以有效地發揮艦載戰斗機全部的作戰潛能,甚至可以引導艦載機針對來襲的反艦導彈更好地進行空中攔截。

殲-20S可更好地與無人機配合

主持人 勞春燕:說到空軍的主力機型,一定要說一說20家族,20家族這些年有什麼樣的發展變化?

總臺新聞評論員 魏東旭:比如說像殲-20,如果說我們看到的殲-20S,即雙座版的殲-20能夠成為現實,就可以更好地和無人機進行配合。直-20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在基本型號的基礎上衍生出很多的改型,戰艦上可以部署,使用特殊的傳感器要針對潛艇進行探測,甚至可以掛裝魚雷,針對水下潛航的潛艇進行直接打擊。對於運-20而言,如果讓“胖妞”飛得更遠,運載能力進一步提昇,我們可以提昇它的發動機功率,這樣它就可以運送更重的主戰裝備,也可以實現更遠的飛行距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