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袋公園
一座城市,能給人們帶來什麼樣的幸福感?
202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視察時強調,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是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務。天津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樂業作為頭等大事,逐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兜牢民生底線,讓人民群眾不斷有新的獲得感。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創新城市治理,加強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增強發展潛力、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昇。
一份囑托,砥礪前行。從安居樂業、社會保障,到“一老一小”、公共服務,從城市更新、城鄉融合發展,到基層治理、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天津外修“顏值”、內提“氣質”,拉滿百姓“幸福感”。
民生為大 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幸福的底色,是民生福祉。
“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解決了就業問題。”近日,居住在紅橋區和苑街道、46歲的退役軍人許鵬能順利找到發揮所長且又穩定的工作,源於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裡的就業驛站“牽線搭橋”。
聚焦勞動者就業創業需求,我市建設“津彩e就業”驛站。驛站的選址不僅要覆蓋街道社區,還要延伸至產業園區、高校周邊等多維場景,提供就業政策宣傳、就業需求摸排、就業崗位歸集、就業供需匹配等多樣化就業公共服務。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上半年,我市通過搭建就業服務平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舉辦專場招聘會等方式推動就業提質擴容,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6.93萬人。
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發展為了人民”的生動體現。今年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城鄉社區支出分別增長9.1%、11.7%和28.3%。
這個暑期,走出校園的陳鵬在同學的邀請下來津共同創業,住哪兒成為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為解決來津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線務工人員租房後顧之懮,由市國資委下屬天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打造的“城運城寓”保租房解決了他的難題。
寧河區的李響因為胸悶久咳到家附近的廉莊鎮衛生院看病,做完CT檢查後很快就得到了區醫院醫生通過遠程診斷出具的報告。“沒想到現在區醫院大夫從網上就能看片子,還有專家來坐診,感覺真方便。”李響說。
“過去為了一個落戶,要跑好幾趟,要麼證件沒帶齊,要麼去錯地方,現在進派出所一扇門能辦140多項業務,這些業務還緊貼咱們百姓生活需要。”剛剛給孩子辦理完身份證的李梅對家門口的派出所又有了新印象。
聚焦“一老一小”,天津調增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開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者培訓、打造示范型老人家食堂。新建、改擴建一批中小學校,今年計劃新增中小學學位1.62萬個。與此同時,推動中心城區與其他區結成16個區域教育發展共同體,從“一校優”到“校校優”。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堅持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天津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城市更新 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今年夏天,河西區柳林街道下河圈小區的居民們再也不用下雨蹚水出門了。花甲之年的張奶奶笑得格外開心,“新鋪的路面多平整啊,聽工人們說,這叫透水鋪裝,就像‘海綿’一樣把雨水‘吸收’。幾場大雨,小區沒有積水。”
老舊排水管網“煥新”,新型探測“慧眼”讓氣象預報更精准,在易澇點預置搶險力量和設備加速排水……如今的天津用硬核操作上演了現實版“水來土掩”。
這只是天津城市更新的一個縮影。
在城市的更新中,天津將萬千居民的“微心願”融入城市更新的“大藍圖”——
“原先是荒地,亂糟糟的。去年變成公園對外開放,環境變好了,我每天都來遛遛彎。”將空地建設成了口袋公園,還特意保留了老樹和群眾喜愛的摔跤文化,在紅橋區,新建的跤場口袋公園,豐富了黃連勝老人的晚年生活。
一個個口袋公園亮相、一條條道路修繕,增設無障礙設施、更新“城市家具”、鋪設騎行“藍絲帶”……天津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城市更新。
讓“面子”更好看,“裡子”也要更安全。
居住在河北區寧園街道的昝春霞,過去,每次出門都會叮囑家人,注意燃氣安全,“現在給我們更換了燃氣物聯網表、金屬波紋管,加裝了自閉閥,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師傅上門檢查。什麼是安全感,這就是觸手可及的安全感。”昝春霞笑著說。
更新改造燃氣老舊管道、開展城市供熱“冬病夏治”、 改造供水舊管網……天津夯實城市的“裡子”,讓城市更有內涵。
黨建引領 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作為一座擁有1300多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如何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提高城市安全韌性水平?天津給出的答案:深化黨建引領,智治+法治。
堅持和加強黨對城市治理的全面領導,紮實推進政治引領、綜治能動、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橕“六治工程”,推動形成黨建“同心圓”、治理“一盤棋”。
依水而生、因水而興,一座座橋梁連接海河兩岸。在橋上通行的人們不會想到,一些橋體已接入在線監測系統,上千個傳感器正在為橋梁的安全實時“把脈”。
告別“鐵腳板”,無人機在河西區天塔街智能巡查時“看到”:一小區的圍牆內堆放了部分建築垃圾。管理人員根據無人機傳回的圖像快速精准定位到了堆放點,第一時間聯系責任人處理。
“刷完身份證,完成人臉識別,在屏幕上點一點,短短幾分鍾,不動產權證書就到手了,真是太方便了!”在武清區不動產登記辦件大廳,市民謝先生通過自助設備順利領取不動產權證書。
讓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近日,隨著第二批街鄉鎮綜治中心掛牌,我市已基本形成市、區、街鄉鎮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體系,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都有了解決方案。
當城市發展與民生需求同頻共振,現代化人民城市的圖景,就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願景,朝著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你還會看見天津有更多新景象、新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