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新學期伊始,紅橋區教育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推出一系列舉措,大力實施“黨建+質量”融合賦能工程、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工程、教育資源集約增效工程、教育教學質量躍昇工程、教師隊伍素質提昇工程、校園安全守護工程等六大工程,推動紅橋教育高質量發展。
持續深化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完善學校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工作機制,推動落實中小學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各方面,實現“黨建+質量”融合賦能。同時,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方式,努力創建學校黨建工作品牌,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教育教學重點工作中的作用。

持續推進“大思政課”綜合改革示范區創建工作,深化河北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高校與我區中小學在思政工作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思政育人新成果。規范開展研學實踐活動,用好平津戰役紀念館等區域紅色教育資源,通過上好“背包裡的大思政課”,讓實踐育人走深走實。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指導各中小學建立教聯體工作模式,彰顯家校社協同育人特色。紮實推進“心理守門人”項目,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如何讓孩子們“上好學”一直是老百姓關心的重中之重,紅橋區本著“集約資源、優化布局、控制規模、提昇品質”原則,有效盤活整合教育資源,持續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加快推進耀華中學紅橋學校東校區和天津市實驗小學紅橋學校建設,努力實現教育資源的集約化、集團化、精細化、精品化,以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實現讓每一個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的美好願望。

隨著教育資源均衡,家長們對孩子學習的期望值不斷增加,區教育局完善學校畢業班管理機制,形成“指導—監督—改進—評價”工作閉環,並指導中小學建立“三年一體學科推進方案”“四個學段銜接方案”(小學低—小學高—初中—高中),主動對標先進區教學質量標准,實現“同卷、同考、同評”。同時,建立19支小初高畢業班學科領銜團隊,提昇命題質量,畢業年級開設跨區聯考,小學低段開設學科質量檢測,采取切實有效舉措,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實現躍昇。
在教師隊伍素質提昇工程方面,區教育局完善紅橋區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深入推進“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創新學生及家長評教模式,構建能上能下靈活用人機制。同時,打造“教研員、科研員、師訓員”一體的新型教科研團隊,貫通教研員和教師使用與培養的“旋轉門”。教研員每周不少於3次一線指導。重點培育9項教育教學成果。推進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區、15個市級課程基地、24個市級優秀學科組、31個名師(學科)工作室開展精品打磨展示活動。推動數智賦能“教學評研管”,建設9個人工智能實驗室,不斷擦亮紅橋教育品牌。
校園安全無小事。在校園安全方面,壓實校園安全管理主體責任,推進“校園餐”、校服、教輔專項整治走深走實,持續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強化校園周邊環境、消防、交通等重點領域安全管理,加強與公安、消防、交管和應急等部門協同聯動,有力保障教育教學秩序,有效提昇校園安全指數,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2025-2026學年,是紅橋區經濟社會“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開局之年,區教育局將立足區情實際,圍繞六項工程,加快建設教育強區,著力提昇校園魅力、師生活力、辦學實力、發展動力和對外影響力,不斷打造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