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一座城市,有哪些“打開方式”?戲劇是曲藝之鄉的一種回答:名人故居裡,一出《津門往事》訴說歷史風雲;歷史文化街區,一場曲藝“快閃”與你不期而遇;意式風情區,“茶花女”放歌小洋樓陽臺……戲聚天津,處處有戲,日前開幕的2025天津戲劇節,正將一座城市化作一個廣闊舞臺。原本為海河夜景而來的一位游客感嘆,“這裡的‘偶遇’都是驚喜。”
以戲劇之名打開一座城,看到一張愈加鮮活鮮明的城市名片。上合之約,讓這座城市的更多側面廣為人知。鞏固拓展辦會效應,將熱度與流量轉化為城市發展的持久動能,進一步打造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一道更深層次的考題。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活”,是一種向上的狀態,也是一種蓄勢待發的能量。最大程度釋放辦會效應,既要抓實平臺建設新機遇,讓合作平臺、合作中心成為鏈接內外、集聚資源、服務發展的載體,也要在構建大文旅發展格局上下功夫,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大力激活消費需求,大力培育會展經濟,寫就“特色鮮明”的大文章。幾個“大”字,不僅意味著文旅產業規模之大、市場覆蓋之廣,也意味著地域特色進一步彰顯、“文旅+百業”深層次融合。把文化底蘊轉化為文旅產業,讓文旅產業輻射帶動更多資源,這不僅是行業命題,更是全業態參與的系統工程,共同成就一個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河海津韻”這張城市名片更加凸顯。
寫就大文章,需要放大視野,也需找准切口,“特色”二字是“題眼”。特色,是先天的稟賦,也靠後天的精雕細琢。在天津古文化街不遠處,有一條今年新開街的特色街區——天津潞河督運巷,以《潞河督運圖》為藍本,既留存漕運文化的厚重歷史,又集特色市集、沈浸式演出、非遺體驗等為一體,在滿足年輕人的個性需求中展現津派文化的張力。在這個文旅產業大發展的時代,既需著眼於“大”,面向全球聚資源、引客源、拓市場,也要聚焦於“小”,善於將特色與需求巧妙聯結,做優做精特色品牌,以兼具商業濃度、聚客密度、消費深度、歷史厚度的一個個特色商圈,呈現鮮活立體的魅力城市。
當文化創新的靈感綻放獨特光彩,當文旅產業的場景鋪展多元可能,來到這座城市的人們,品嘗的是地道“津味”,體味的是市井煙火與歷史文脈調和的醇厚底蘊。這樣的城市,發展不在一時之火,而在長久之韻。(津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