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9月19日至21日,2025全國低空經濟產教融合發展大會在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構建產教融合新范式,培育低空經濟新動能”為主題,共同探討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與人纔培養的深度融合之路。來自教育部、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相關政府部門領導,院士專家,本科及高職院校領導以及低空產業鏈頭部企業負責人等200餘位嘉賓和代表參加本次大會。
大會在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指導下,由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教育與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低空經濟產教融合專業委員會、天津海河教育園區管委會、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主辦,中教全媒體、天開津南園建設管理辦公室、天津低空經濟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天津中華職業教育社、全國空間智能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天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支持。
此次大會特別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譚建榮與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校長,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鄧中亮出席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譚建榮作《智能機器人與擬人機器人: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主旨報告,系統闡述了智能機器人與低空經濟的發展體系,指出智能機器人的核心在於掌握視覺感知、大數據學習、路徑規劃、群智決策等關鍵技術,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構建從空域管理、飛行器制造、電子控制到安全技術的完整技術支橕體系,並通過資源拓展、人纔培養、硬件建設、軟件算法研發和雲服務平臺打造等維度,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生態的協同發展,最終形成智能化、系統化的未來產業格局。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校長,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鄧中亮作《導航通信深度融合與低空經濟發展機遇》主旨報告,他指出,通過北斗系統與5G/6G技術的深度結合,我國已在通導融合定位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並覆蓋多種復雜環境,針對低空經濟多模態、高密度、高頻次的特點以及在物流、文旅、公共管理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提出了以構建“北斗+5G”時空基准並結合人工智能與大模型技術來解決當前“叫不到、看不見、管不住”等管控難題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