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韻漸濃,月色正明。9月26日,由河北區委宣傳部(文明辦)、鴻順裡街黨工委、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83醫院主辦的“文明夜話2025”第9期暨“我們的節日·中秋”“月映中秋·家國同圓”文明實踐示范活動在河北區曹家花園溫情上演。活動融合文明市集、文藝展演、文化講堂、非遺體驗等多種形式,為市民奉上了一場內涵豐富、情意綿長的中秋文化盛宴。




活動在育嬰裡小學學生代表劉婉宜演奏的古箏曲《但願人長久》中拉開帷幕。河北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徐燕卿以“曹家花園往事與中秋節”為主題,生動講述了河北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中秋傳統習俗。隨後的“月映河北·文史知識知多少”互動環節,現場觀眾踴躍參與,在趣味問答中加深了對津派文化的了解。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高級行香師、天津市青年宮講師叢鑫帶來的“中秋香韻”微講堂,讓觀眾領略了傳統香道文化的獨特魅力。




“天津好人”盧濤、苑立祥表演的相聲《趣解中秋燈》,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解讀中秋習俗,現場笑聲不斷、掌聲連連。河北區文化館付晶晶表演的京劇《龍鳳呈祥》選段,唱腔優美、韻味悠長,展現了國粹藝術的永恆魅力,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元祥鴻記茶藝、巧妹紅妝繩藝、墨刻葫蘆、糖畫等非遺項目展示區前圍滿了觀眾,傳承人精湛的技藝讓人贊嘆不已。在漢服換裝體驗區,市民們爭相試穿傳統服飾,在荷花湖畔拍照留念,體驗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玉兔套圈、手工月餅制作、茶道品鑒、繩藝體驗等互動項目也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大家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此次活動雅集,是河北區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據悉,河北區將持續以傳統節日為載體,通過持續挖掘文化內涵、創新活動形式,不斷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與幸福感,為提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幸福感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
(津雲新聞記者 劉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