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國慶假期,看好戲,在天津!“戲聚天津·無處不沈浸”沈浸式戲劇演藝活動將登陸中國大戲院、古文化街戲樓、天津金街“大銅錢”雕塑廣場等九大津城核心文化地標。作為“天津銀行·2025天津戲劇節”的重要板塊,活動旨在深度打造“戲聚天津”城市文化品牌,構建全民參與的戲劇生態。
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天津北方演藝集團主辦。
沈浸式演藝點位增加 戲劇品類全面昇級
延續去年十一期間“無處不沈浸,打卡City Show”的火爆,今年國慶假期的“戲聚天津·無處不沈浸”活動將進一步擴大覆蓋面,沈浸式演藝點位由去年的7處昇級為9處——中國大戲院、古文化街戲樓、天津金街“大銅錢”雕塑廣場、意式風情街、鼓樓廣場、天津銀行官銀號支行、天津銀行大理道支行、天津張園、南開大悅城·牛奶劇場九大核心文化地標將在津城構成一張“戲劇漫游地圖”。
其中,中國大戲院將打開二樓陽臺,推出“國慶游藝會”,在設立弄堂、共舞場、戲劇之窗等戲劇快閃點的同時,還將在大劇場上演多部重磅劇目;火爆全網的沈浸式話劇《日出》將於天津金街“大銅錢”雕塑廣場驚喜返場,再現曹禺經典;古文化街戲樓將推出曲藝劇《海河故影》沈浸版,“樓上+樓下”聯動,盡展天津時調與“參軍戲”風采;意風區馬可波羅廣場以陽臺歌劇《茶花女》《費加羅的婚禮》選段等傳遞意式風情,讓觀眾“在天津遇見意式風情”;鼓樓廣場驚喜獻上演藝燈光秀及曲藝快閃,為國慶假期增添一抹亮麗色彩;百年建築天津張園則通過《津門往事》展覽,還原歷史場景。此外,南開大悅城·牛奶劇場將上演環境式懸疑音樂劇《無刃之鏡》駐場演出;天津銀行大理道、官銀號兩家支行將以戲曲、曲藝快閃貼近市民生活,真正實現“戲劇走出劇場,融入城市肌理”。
中國大戲院煥新亮相
變身“活態博物館”
昨日,擁有近90年歷史的中國大戲院迎來媒體探班。裝飾一新的座椅、大廳布設的戲曲場景,以及梅蘭芳、馬連良、周信芳等人的珍貴照片,盡顯這座大戲院的輝煌歷史。戲院二樓塵封多年的陽臺也被打開,透過陽臺的簾幕,仿佛穿越時空,和當年在此登臺的戲曲名家隔空以聲腔對話。
這個假期,煥新登場的中國大戲院將重磅推出“國慶游藝會”,以豐富的活動將這座歷史文物轉化為一座可游、可感的“活態博物館”。
“國慶游藝會”以“立體City Walk”形式,引導觀眾漫步於這座藝術殿堂。觀眾不僅可以在街頭仰望陽臺上水袖翩躚的戲曲表演,還可以步入戲院參觀情境式展覽《名伶之路》,在“科班”“戲臺”“流派起津門”等主題場景中追溯梨園往事。展覽集中呈現1936年投入使用的第一代奧的斯電梯、梅蘭芳先生使用過的梳妝臺等多件珍貴院藏文物,這一創新設計打破了靜態觀展模式,讓觀眾在方寸之間感受天津作為“戲曲大碼頭”的深厚底蘊。
此外,每日不同時段,戲院各個角落還將呈現旗袍麗人舞、古彩戲法、傳統戲曲京劇《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特色快閃,而大劇場作為戲院最核心的演出空間,將上演昆曲《憐香伴》、沈浸式相聲《津味茶捨》、曲藝中篇《暗戰津門》等重磅劇目,同期舉辦的“伶人故夢·經典電影展映”將放映何賽飛“金雞獎”獲獎影片《追月》、張國榮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黃美菊和陳麗君主演的越劇電影《漢文皇後》、舞劇電影《只此青綠》等影片,串聯起幾代戲曲演員的舞臺風華。在副樓二層的“大喜戲臺”,每日四場相聲專場由天津市曲藝團與同樂匯相聲團輪番獻藝,實現動靜結合、古今交融的觀演體驗。
從“觀看”到“參與”
打卡津城玩法昇級
本次“戲聚天津·無處不沈浸”活動特別策劃了互動打卡環節,玩法昇級,令游玩體驗更加趣味盎然。中國大戲院、古文化街戲樓、天津金街“大銅錢”雕塑廣場、意式風情街、鼓樓廣場、天津銀行官銀號支行、天津銀行大理道支行、天津張園、南開大悅城·牛奶劇場九大核心地標將設置打卡裝置,市民游客可前往進行打卡合影,發布活動視頻的參與者還有機會兌換限定文創好禮。
與此同時,在各點位的表演中,演員還會和觀眾近距離互動,打破觀演界限,將“觀看”轉化為“參與”,鼓勵人們主動探索散落在城市各處的戲劇場景,在線下打卡和現場互動的快樂中深度體驗“戲聚天津”的獨特魅力,讓戲劇節成為一段可收藏、可分享的城市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