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之城 智慧河西 河西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廖晨霞 編輯:王鈺晨 2025-09-30 14:09:38

內容提要:市政府新聞辦26日舉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河西專場。

市政府新聞辦26日舉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河西專場。據介紹,『十四五』以來,河西區圍繞打造『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地』『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地』,加快建設經濟強區、打造品質之城,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地區生產總值自『十四五』首年邁上千億級臺階以來,預計今年將超過13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較『十三五』末分別增長26%和39%。

堅持『融』字為先,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河西區引進了中化學環境、桔子互聯等京冀企業795家,市場化引進項目投資達113億元,中交京津冀區域總部、華潤電力華北大區等一批總部型企業相繼落戶,中國電子、中核二四等大型央企在河西布局落子。推進北京外溢科技成果與天津承接需求有效銜接,密碼科技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基地、中電科半導體先進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科創機構集聚河西。區內12所中小幼學校、12家醫療衛生機構與京冀地區開展跨區域合作,政務服務異地可辦事項超過百項。

堅持『創』字引領,以『三新』『三量』點燃新質生產力『強引擎』。河西區年均新增服務業市場經營主體超萬家,2024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94.6%,建成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6家;全新打造天塔科創服務區、低空經濟先導區、陳塘科創園等科創集聚區,新增科創載體面積達25萬平方米,建成全市第七個海河實驗室;2.9平方公裡的『數字島』納入天開園『多點』布局。累計盤活閑置資產面積達63萬平方米,天津數字出版產業園、鑫恩華孵化器、愛米斯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項目入選全市盤活典型案例,環球磁卡、764廠等項目『舊貌換新顏』,具身智能的頭部企業帕西尼等一批優質項目紛紛落戶,實現盤活收益61.7億元。

堅持『改』字攻堅,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激活經濟發展。河西區區屬國企在城更、養老、金融、數據、教裝等領域新增投資7.1億元,產業布局不斷優化。制定新的國企績效考核辦法。實施231條改革舉措,打造全市首個『跨省通辦及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專廳,推出10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場景,實踐經驗多次入選國家和我市典型案例,成功入選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制定加快服務業擴大開放23條舉措,推動美國碧迪醫療、英國IWG等項目落地;服務『中交系』『設計系』『水電系』『能源系』企業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承攬海外業務,2024年全區進出口總額較『十三五』末增長近20%。

堅持『文』字賦能,提昇城區發展『軟實力』。河西區開展『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主題活動500餘場。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合組織峰會等大型活動中,展現了河西有禮、天津有范的文明形象,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四連冠』。新建改造區、街5個文化站7000餘平方米,實現14個街道一級文化站全覆蓋。每年舉辦『文化365·快樂在河西』文化惠民活動千場以上,惠及群眾超30萬人次。加強民俗文化保護傳承,全區非遺代表性項目達到14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1項,佔全市的四成以上;連續多年舉辦非遺主題聯展,2024京津冀非遺聯展入選全國『最具傳播影響力非遺活動』。推動文化中心、城市綠道、天塔湖風景區、人民公園等重點區域提質昇級,新增2家A級景區,創建2處市級旅游休閑街區,河西區被評為市級全域旅游示范區。2024年全區接待國內游客2700萬人次,實現文旅綜合收入96億元。

此外,河西區堅持『治』字增效,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建成全市首家區級托育中心,獲評全市首個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創建試點城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35個,新增學位6.2萬個。以0.7公裡為半徑,在全區布局45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5大類32項服務,累計服務超過700萬人次。加強『智慧河西』頂層設計,推出智慧社工『河小西』、智能學伴『哪小吒』、智慧掃保平臺等86個應用場景,城市運行更聰明、更智慧、更高效。累計提昇改造老舊小區516萬平方米、道路沿線200萬平方米、園林綠化190萬平方米,雨污分流改造208個小區,消除140處混接點。(記者 廖晨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