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慶假期,河北區以“津遇上合·樂享北岸”為主題,立足意風區、國潮民族路、梁啟超紀念館、天美藝術街區、天石舫碼頭五大文化地標,籌劃打造五大活動陣地、九大主題板塊、50項重點活動,串聯演、展、集等多元業態,推動“文化+”與商旅體展深度融合。通過點位聯動、業態互補,形成“多點開花、全域共融”的假日活動格局,讓市民游客在海河北岸感受節日氛圍,暢享消費樂趣。

五大活動陣地
文化+演藝:小劇場點亮大舞臺
河北區注重以“小劇場、新體驗”引領假日演繹,推動演藝空間多樣化、內容品質化。曹禺劇院重現《雷雨》經典片段,推出《尋找戲劇家》等精品劇目,由國家一級演員領銜,打造“故居+戲劇”沈浸式演出品牌。在天石舫碼頭連續上演4場“橋邊音樂匯”,交響樂、民樂、少兒音樂依次亮相,市民游客在海河畔共享音樂盛宴。節日期間,德雲社演員還將帶來16場次鼓曲與相聲表演,夜間文娛供給充足,有效帶動周邊消費。

文化+展覽:藝術氛圍浸潤街區
河北區著力推動藝術展覽與公共空間深度融合。第三屆“飲冰室文化節”設立“雅集”系列,在天美藝術街區和梁啟超紀念館分別推出專題文化展及“先生的書房”閱讀空間,提昇文化感染力。天美藝術街區結合開街百日,組織美食品鑒、藝術展覽、戲劇演出,打造可游可賞可品的開放式藝術體驗區。鍾書閣以“書中自有黃金周”書展,聯動海河閱讀季,推動閱讀文化與歷史街區有機融合,把書香融入城市假日。

文化+市集:國潮非遺遇見年輕力
河北區以市集為載體,推動非遺、國潮與年輕消費群體連接。國潮民族路市集聚焦非遺手作、文創首發、互動游戲,推出郵票巧克力、香囊掛飾等新品,增強消費吸引力。在民族路還將設置非遺游戲打卡點,結合扭蛋機、盲盒等潮玩體驗,吸引年輕群體“逛不停、玩不夠”。天美藝術街區設立“十一流水席”,由商戶聯合提供招牌菜品,通過預約品鑒提昇街區美食品牌。

數智+文旅:科技賦能昇級體驗
河北區積極引入科技手段,優化游覽方式與服務體驗。天津之眼區域的華為“Mini放松吧”快閃空間,推出“迷閱讀、迷電影、迷創作”三大體驗區,強化視覺傳播與互動感受。意風區投放10輛智能漫步車,為游客提供便利與趣味兼具的沈浸式游覽。

票務+文旅:六館一票暢游北岸
整合梁啟超紀念館、曹禺故居紀念館(曹禺劇院)、平津戰役紀念館、靜園、覺悟社紀念館、北洋法政學堂舊址等資源,推出“六館聯動”聯票,有效引流跨區客流,帶動住宿、餐飲消費業態聯動發展。

今年“十一”黃金周,河北區以“文化+”為核心,融合演藝、展覽、市集、美食、科技、票務等多重維度,呈現出文化氣質與消費動能並重的假日新圖景。一個“可看、可聽、可逛、可品、可玩”的北岸,將成為天津假日經濟的活躍樣本。

(津雲新聞記者 劉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