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當千家萬戶沈浸在團圓的喜悅中時,駐守國門的移民管理警察卻迎來了比平日更繁忙的『戰斗時刻』。他們用腳步丈量口岸,以堅守告白祖國,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築起一道堅實屏障。
10月1日凌晨3點,南疆邊檢站『60後』民警乜初陽已整裝待發,奔赴船體檢查現場。距離船舶抵港還有半小時,他已經和同事在警務責任點就位。當船舶緩緩靠岸,57歲的老乜三步並作兩步率先登上甲板。『節日裡口岸通關「不打烊」,每一艘出入境船舶都關乎國門安全,半點馬虎不得。』他一邊仔細核對船舶與船員信息,一邊向身邊的年輕同事叮囑道。
隔海相望的北疆碼頭,同樣一片繁忙景象。東港邊檢站『70後』民警羅萬崇的身影穿梭在貨輪間,路過一排排整齊待發的商品車時,他總會停下腳步,拉開車門查看車內情況,俯身檢查車底細節,這套看似簡單的動作,一個班次下來要重復上百遍。這個長假,他有一半時間要堅守在崗位上,用日復一日的嚴謹,守護每一批貨物安全通關。
與戶外巡查的奔波不同,天津邊檢站『80後』民警賀鵬的『戰場』是檢查臺和證研桌。不同國家的護照、海員證、簽證,她逐頁翻閱、細致核驗,再逐本采集信息、分類歸檔。為了與登輪檢查工作無縫銜接,確保船舶高效通關,幾十個船員的證件手續,她必須在半小時內全部辦結。這份看似單調的工作,在她的堅守中,成為高效通關的重要保障。
國慶節當天上午,天津濱海國際機場T1航站樓出境大廳人頭攢動,天津機場邊檢站『90後』民警魯眾人剛結束一輪2小時的證件檢查工作。這輪勤務,他和同事至少驗放了8架次航班,為上千名旅客辦理了邊檢手續。『現在咱們國家的免簽政策越來越好,假期口岸更忙了。』小魯的話語裡滿是自豪。夜幕降臨,華燈點亮航站樓,他和同事依舊堅守在崗位上,用青春力量護航每一段旅程。
從凌晨的碼頭到深夜的機場,從『60後』到『90後』,不同年齡,不同崗位,卻是同樣的忠誠與擔當,守護著萬家團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