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十四五’期間,我們持續打好‘南站科技商務區’‘天開西青園’‘西青經開區’三張底牌,構建‘一核雙擎’的發展格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10月10日,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西青區專場中,西青區發改委主任劉小可介紹“十四五”期間,該區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要成果。

劉小可表示,近五年來,市場化引進疏解功能資源落地項目超120個,計劃總投資超430億元,新引進北京投資來源單位新設機構720餘家。中國有色礦業、機械工業、航天科技等多家央企,以及泰康、經緯恆潤、盈科瑞等眾多優質民企紛紛深化在西青的投資布局。
產業協作更加深入。西青區引進落地一批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關鍵項目,推動區域產業協作邁向縱深。其中,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龍頭企業經緯恆潤持續重倉西青,天津新工廠、研發中心等項目累計投資超33億元;盈科瑞天津公司開展新藥研發項目220餘個,擬打造全國純中藥創新藥研發總部。元氣森林在我區擬建成其全球規模內最大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全部投產後,年產值將突破10億元。
區域合作更加緊密。西青區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區域協同發展網絡。與北京豐臺區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關系,聚力實施“高鐵如意門計劃”,推動兩地創新協作和產業互促,引進航海動力、匯心科技等28家豐臺企業落地西青;設立青豐(北京)科創中心,已入駐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多家初創企業。
服務協同更加廣泛。教育協同方面,深化基礎教育“京津冀互助共建微聯盟”建設,與京冀地區10餘所學校締結幫扶關系。北京為明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天津津衡高級中學相繼落地,可提供學位超3500個;政務服務方面,與北京市順義區、河北省廊坊市等17個地區實現政務服務“跨省通辦”。醫療健康方面,建成以鵬瑞利、泰康之家為代表的醫療養老服務體系,為京津冀居民提供一站式連續性服務,有效滿足高品質養老醫療需求。
劉小可表示,西青區將充分發揮經濟大區資源優勢,增強南站樞紐功能,持續深化駐京科創中心“橋頭堡”作用,同時縱深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不斷拓展三地協同廣度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