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報早評|補種20萬株!丟的不只是花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木棉 編輯:焦若玉 2025-10-15 09:38:00

內容提要:今年5月到10月,天津超20萬株花卉的補種量,不是城市綠化工作的成績清單,而是一道沈甸甸的考題——我們該如何用自己的行動,守護家鄉的美好?

今年5月到10月,天津超20萬株花卉的補種量,不是城市綠化工作的成績清單,而是一道沈甸甸的考題——我們該如何用自己的行動,守護家鄉的美好?

據《天津日報》報道,為打造幸福宜居城市,今年我市啟動了大規模城市美化工程,在43條重點道路、21座橋梁等區域布置了上萬組花籃、花箱。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個別市民“順手牽花”的陋習,正悄悄撕碎這份美好——近半年補種的20萬株花卉,大多是因為有人偷、有人毀。本該長久綻放的風景,反倒成了不斷“補位”的遺憾。

公共花卉屢遭破壞,本質是公共意識的缺失。從老年人到年輕人、從“拈花”到“偷土”,仿佛街頭花箱是自家的“後花園”。更讓人心裡不是滋味的是,曾有一名女子在公然拔花被巡視人員制止時,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沒什麼了不起”。她或許沒意識到,這“沒什麼”的背後,是對別人勞動的漠視,是對文明邊界的輕視,更是對法律紅線的無視。

看似“拿幾株花”的小事,代價卻遠超花卉本身。園林部門為此建立了“巡查—上報—補種”機制,每晚動用50名施工人員、10輛貨車連夜補救。這些本可用於綠化昇級、新增景觀的人力物力,全耗在了“亡羊補牢”上。更需警醒的是,法律早已明確這一行為的邊界: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處拘留罰款,多次盜竊更可能觸犯刑法 。看似“小事”,實則游走在違法邊緣。

有人說,城市的文明藏在細節裡,公共設施的完好度,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試金石。

丟失的不只是花卉,還有一部分人的文明素養。

這場圍繞20萬株花的“保衛戰”,從來不是園林部門的“獨角戲”,而是需要每個市民作答的“文明考卷”。公共資源是城市給所有居民的“共有禮物”,當市民能將對自家花草的珍視,延伸到街頭的每一處公共景觀;將對自家物品的呵護,延伸到“守護公共資源”的日常習慣,那天津的街頭,不僅有花團錦簇的美,更有和諧宜居的暖——這份藏在花瓣裡的文明,纔是比任何風景都動人的底色。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