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龍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個戰略牽引』、『四個善作善成』、加強黨的建設等重要要求,為新征程上天津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十四五期間,天津堅持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全力以赴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在武清區順豐物流園裡,每天1700噸貨物從這裡周轉到全國,其中80%運往京津冀地區。從2020年6月開始,順豐把大件轉運樞紐落戶武清區,看中的就是這裡地處京津冀核心區域。大興機場的空運貨物,走京津塘高速,天津港的海運貨物,通過京津高速,都能在一小時左右送達園區。著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五年來,天津與北京、河北打通多條斷頭路,國省道連通達到33個,拓寬京津塘高速,並貫通京秦、津石等高速,高速聯通達到16個,基本實現京津『1小時』、津雄石唐承『3小時』快速通達。順豐京津冀地區的快遞,半天內就能送達。順豐武清物流園,也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大件轉運樞紐。
在全局上謀勢、在關鍵處落子。天津在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任務中,列首位的就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天津組織實施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擺在首位的依然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從2023年起,京津冀三地進一步健全機制,每年舉辦三地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常務副省(市)長聯席會、組建京津冀聯合辦公室、設立科技等18個專題組,通過這四個層面的工作機制,讓協同發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三地共建六鏈五群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是一條重點產業鏈。天津以京津產業新城為承接平臺,與北京中關村達成合作,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2024年,京津冀啟動『共造一輛車』計劃,選擇北京順義、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合作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北京側重整車設計研發,天津聚焦核心部件和測試驗證,河北提供更多配件供應。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建設的重點承接平臺,截止目前,武清京津產業新城有北京供應鏈配套企業超260家。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累計落戶6000多家企業,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新設機構超過1900家,寧河京津合作示范區加速建設,全面提昇重點平臺承載質效。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今年,北京十一學校在北辰的新校區正式啟用,引進北京師資,服務落戶企業子女就近入學,享受優質教育。學校還會邀請兩地專家定期來講座,拓展學生的視野。
五年來,京津3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與河北開展多種形式合作。實現了6.4萬多家醫療機構就醫費用『一卡通結』、3900多條交通線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區『一卡通游』。不斷均衡優質公共服務資源配置,進一步提昇三地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