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今年以來,薊州區上倉鎮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打造“善治北王”農村基層黨建先進典型,形成了以村黨總支為引領,多網合一、志願服務、產業發展等協同共進的發展模式,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格局。
凝聚乾群合力 打造“幸福圈”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北王莊村黨總支將“黨建引領、村民共治”的理念一以貫之,建立完善“一條板凳問民需”、村規民約等村級共治制度,設立黨員示范崗,督促黨員乾部在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中帶頭做好表率,發揮“關鍵少數”作用。
那麼,如何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北王莊村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徑。村黨總支深入實施基層治理積分制,從遵紀守法、人居環境、鄉風文明等方面設立村民行為正負面兩清單,並通過積分兌換服務和物品的形式,提昇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積極性。
同時,積極開展文明評選活動,將道德評議、美麗庭院評選與積分制結合,制定評定標准和獎勵措施。今年以來,共評選“孝廉北王”先鋒榜20人、美麗庭院25戶,兌換物品及服務267人次。
強化多元共治 擴大“服務圈”
集合各方資源與智慧,共同應對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多元共治也是北王莊村重要的治理方式。北王莊村構建“村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紅色網格體系,分別設立網格黨支部。按照“黨員問需、首問負責、結果反饋、經驗總結”四步工作法,拓寬群眾議事說事渠道。同時,吸納包村乾部、公安民警、法律顧問等進網入格,推動“綜治網”“安全生產網”等多網合一。今年以來,通過“四級紅色網格”妥善處置矛盾糾紛調解、環境治理等各類民生事務600餘項,村民滿意度持續提昇。

此外,村黨總支通過提供政策支持、場地保障、資金扶持,鼓勵並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開展公益服務、矛盾調解、文藝演出等活動,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動員黨員和群眾組建志願者隊伍,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交通文明勸導等志願服務活動200餘次,構建為民服務“強磁場”。
拓寬發展路徑 建設“共富圈”
在推動共同富裕方面,北王莊村積極盤活閑置資源,充分挖掘村黨群服務中心以及村內閑置地塊等資源,成功引入光伏發電項目,安裝光伏板331塊,村集體年可實現增收3.26萬元。同時,帶動40餘戶村民主動參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3萬元。 與此同時,以黨員致富骨乾為先鋒,組建黨群共富責任區,開展技能培訓50場次,內容涉及10餘項熱門實用技能,受訓村民800餘人次。與周邊企業、農場合作,幫助村民實現就近務工。實施結對認親幫扶,結成30個幫扶對子,黨員“一對一”幫助勞動力就業創業,促進幫扶家庭年均收入增長10%。
(津雲新聞記者 趙穎妍 見習記者 白思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