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裡的醫者擔當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王菲 2025-10-29 10:38:00

內容提要:從繁華都市到黃土高原,相隔的是千裡山河;從精准幫扶到薪火相傳,不變的是醫者仁心。作為九三學社天津市武清區支社委員、區青聯委員,天津市武清區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付志昊主治醫師,以東西部協作為紐帶,帶著對基層醫療的赤誠與責任,踏上支援甘肅平涼市靜寧縣的征程,用專業、溫度與奉獻,在這片土地上書寫了動人的援醫故事。

  天津北方網訊:從繁華都市到黃土高原,相隔的是千裡山河;從精准幫扶到薪火相傳,不變的是醫者仁心。作為九三學社天津市武清區支社委員、區青聯委員,天津市武清區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付志昊主治醫師,以東西部協作為紐帶,帶著對基層醫療的赤誠與責任,踏上支援甘肅平涼市靜寧縣的征程,用專業、溫度與奉獻,在這片土地上書寫了動人的援醫故事。

  下鄉村送健康,義診腳步踏遍黃土坡

  “醫生多跑一裡路,百姓少受一份苦”,這是付志昊常掛在嘴邊的話。抵達靜寧後,她常常第一時間報名下鄉義診隊,無論嚴寒酷暑,奔赴一個個偏遠村落。

  山路崎嶇,她語言不通,就請科室同事當“翻譯”;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更是主動上門問診、量血壓、調整用藥方案。在四河鎮,她為獨居老人細化慢性病管理計劃;在紅寺鎮,她為每一位村民切脈舌診分析體質;每到一個村,她都會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方便群眾後續諮詢病情。數月間,義診隊足跡遍布靜寧縣多個鄉鎮,服務群眾100餘人次,把健康與安心實實在在送到了百姓家門口。

  傳幫帶教授技能,種下中醫“火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深知基層醫療發展需要本土力量支橕,付志昊把“傳技術、帶隊伍”作為核心任務,聚焦中醫知識普及與實踐教學,為靜寧縣人民醫院科室人員量身定制學習計劃。

  她堅持“理論+實操”雙軌教學:每周開展1次中醫專題學習,從中醫四大經典、辨證施治邏輯講到常見病經方治療方法;在門診坐診時,她邊接診邊講解,手把手教大家通過望聞問切判斷病情;遇到典型病例,就組織科室集中討論,分享自己的中醫診療思路與臨床經驗。在她的帶動下,科室人員學習熱情高漲,從最初的“跟著看”逐步過渡到“試著做”,最終能獨立運用中醫方法診治過敏性鼻炎、萎縮性胃炎等常見病。更是開展了“中醫穴位埋線療法”這項新技術,用以治療肥胖及多種慢性病,並毫無保留的將操作要點傳授給當地醫生。如今,縣醫院中醫門診診療能力顯著提昇,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中醫服務。

  守初心踐使命,以奉獻詮釋責任擔當

  在靜寧支援的日子裡,付志昊始終心地善良,處處為病人考慮:為了讓偏遠患者少跑一趟,她經常加班接診;面對復雜病例,通過遠程會診的方式與專家共同研究方案,力求用最優方式解決病痛。

  作為一名援甘醫生,她“捨小家顧大家”,把對家人的牽掛藏在心底,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靜寧醫療幫扶中;作為九三學社社員、青聯委員,她更時刻牢記身份使命,以青年醫者的活力與擔當,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不僅為靜寧人民提供了優質醫療服務,更用行動踐行著九三學社“愛國、民主、科學”的宗旨,為東西部醫療協作注入了青年力量。

  數據見證實效,用口碑贏得信任

  在付志昊的帶領與付出下,靜寧縣人民醫院中醫科中醫處方使用率較幫扶前提昇70%,門診接診量較此前提昇20%,更多群眾選擇留在本地就醫,不用再為看病奔波千裡;更可貴的是,憑借精准診療與貼心服務,患者滿意度達到100%。

  “付醫生不僅看得好病,還特別有耐心”……群眾的一句句稱贊,是對她援甘工作最生動的注腳。跨越千裡,付志昊用行動詮釋了醫者的責任與擔當,用真情搭建起東西部醫療協作的“連心橋”,為靜寧縣醫療事業發展注入了持久動力,更以青聯委員與九三學社社員的身份,交出了一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群眾的幫扶答卷。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