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老』到『享老』 探索『津牌養老』新路徑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5-10-30 08:21:00

內容提要:『這是辣子,這是洗臉盆,這是縫紉機,我以前就在縫紉機廠上班……』在楊兆蘭愛心養老院失智老人康養服務中心的老物件回憶展區,87歲的於奶奶正在做著認知訓練。昨日,記者跟隨本市2025年20項民心工程『津牌養老』主題探訪團,先後走進南開區廣開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河東區上杭路街道老人家食堂與東麗區楊兆蘭愛心養老院,親身感受天津養老新模式如何讓本地老人樂享『夕陽紅』。

“這是辣子,這是洗臉盆,這是縫紉機,我以前就在縫紉機廠上班……”在楊兆蘭愛心養老院失智老人康養服務中心的老物件回憶展區,87歲的於奶奶正在做著認知訓練。昨日,記者跟隨本市2025年20項民心工程“津牌養老”主題探訪團,先後走進南開區廣開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河東區上杭路街道老人家食堂與東麗區楊兆蘭愛心養老院,親身感受天津養老新模式如何讓本地老人樂享“夕陽紅”。

廣開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智能服務“點亮”康養生活

探訪首站,記者來到廣開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走進大門,溫暖的燈光透著親切,隨處可見的扶手透著貼心,工作人員笑著指引:“康復訓練區在樓上,不少老人正在那兒活動呢。”順著指引上樓,記者很快聽見康復區傳來輕快的指導聲:“您跟著屏幕動一動,手臂再抬高一點……”循聲望去,71歲的高阿姨正跟著工作人員做小熊貓智能康復訓練,屏幕中的球在不停轉動。

作為今年7月新開業的智慧化養老服務綜合體,該中心共有17張床位,目前已有7位老人入住。廣開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主任關莉指著康養設備向記者介紹:“智能康養一體設備,可以進行認知障礙的初期篩查,還可以根據老人的身體與認知水平,生成定制化的康復訓練方案,綜合體還為老年人設計了游戲訓練軟件,通過體感游戲、觸屏游戲,鍛煉記憶力、聽力和肢體活動能力,同時組織失能老人照護者培訓,解決街裡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面臨的照護難問題。”

走到2樓90歲的梁奶奶房門前,一張“忌辛辣”的提示卡格外顯眼,梁奶奶說:“從入住那天起,工作人員就記著我的飲食禁忌,比家裡人還細心。”這份細致來自中心的“三融三體”模式——“智慧融合構建社聯體”,打通社區、物業與養老資源,讓居家養老有依托;“康養融合構建養聯體”,為失能高危人群定制“營養膳食+康復復能+認知乾預”方案;“醫防融合構建醫聯體”,嵌入中醫理療資源,形成“健康指導—疾病預防—就醫協助”全鏈條服務。

上杭路街道老人家食堂:

暖心廚房守護“舌尖幸福”

離開廣開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探訪團一行來到第二站——上杭路街道老人家食堂。不到11點,食堂裡已排起長隊,記者湊近售賣窗口看到,多種菜品冒著熱氣,香氣撲面而來。69歲的劉阿姨坐在餐桌旁和“飯友”聊天,見記者過來,熱情地招手:“我每天都來這兒,有時還約朋友聚餐,這兒像家一樣,服務員熱情,飯友聊得來,我特別愛吃這兒的魚,新鮮又入味。”

作為天津市及河東區2025年20項民心工程中的老人家食堂,這裡自2023年運營以來,已覆蓋2個街道、10多個社區。食堂負責人司楠指著操作臺說,“以前操作臺小,今年借助民心工程改造,操作臺面積擴大一倍,菜品選擇更豐富,日均服務老人數量提昇20%,成了老人口中的‘暖心廚房’。”

80歲的張奶奶正排隊選餐,她今天點了一葷兩素,“這兒的菜葷素搭配合理,吃著順口,心裡也踏實。”司楠在一旁補充:“張奶奶能享受補貼,每餐還能減3元,一頓飯只花了10元錢。”記者注意到,服務大廳的大屏幕正實時播放後廚操作,司楠介紹:“我們實施‘明廚亮灶’,畫面直接對接市場監管部門和區級養老服務平臺,讓老人吃得放心。”這時,專職送餐員正提著保溫送餐箱出發,“不管多遠,送到家的飯都是熱的,這暖的不光是胃,更是心。”送餐員的話讓人心生暖意。

楊兆蘭愛心養老院:

為老人築“記憶家園”

探訪最後一站,來到楊兆蘭愛心養老院,剛進園區就聽見悠揚的歌聲:“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原來是第十六屆天津市殘疾人歌唱大賽冠軍王晶正在為老人們演出,臺下98歲的父親聽得熱淚盈眶,王晶告訴記者:“我爸在這兒住了4年,每次來都能看到服務員耐心喂飯,像哄小孩一樣,特別放心。”

記者跟隨養老院負責人劉文君來到認知障礙專區,1000平方米的空間裡設置30張床位,生活照料區、康復活動區、餐飲區劃分清晰,回字形走廊、防滑地面、牆壁防護裝置,處處透著貼心。劉文君說:“我們采用‘場景搭建、模擬訓練、親身參與、主動輸入、專業引導’康養方案,打造了城市變遷回憶,懷舊主題餐飲氛圍,嗅覺、味覺、食材主題展示,老物件回憶展示,DIY、手工、娛樂主題活動區,經典老歌回放記憶,人民電影院老片觀影回憶區(植入哺育記憶),綠色植物識別呼吸區域,運動場地設置回憶特色場景。”

在室外園區,湖水環繞的區域裡,小型生態動植物園、火龍果玻璃暖棚綠意盎然,“我們用田園式環境療法,讓老人多接觸陽光和新鮮空氣,舒緩情緒。”劉文君說。走出養老院時,記者真切感受到,這裡不僅是養老機構,更是為認知障礙老人築起的“記憶家園”。

   原標題:從養老到享老 探索『津牌養老』新路徑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