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西青區多輪驅動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一是智慧種植推動低碳生產。通過與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隆種業深度合作,運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雜交等技術,培育出兼具傳統風味與抗逆性的優質品種。依托中化MAP智慧農業系統,建成2.8萬畝全程品控溯源種植示范基地,應用衛星遙感與物聯網技術,實現水肥精准調控,降低面源污染,實現小站稻產業綠色、高效、可持續。二是循環拓展構建產業生態。積極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模式,開展鱖魚、鱸魚等育種,打造水產特色生態養殖和休閑觀賞生態養殖,聯合超林水產實現大口黑鱸本地化繁殖,減少養殖尾水排放。年漁業產量6500餘噸,實現了由粗放經營、單一增產向提質增效、綠色生態轉變。三是資源轉化加速節能減排。推進光大環保垃圾處理廠項目提昇昇級,通過延伸產業鏈、技術創新等方式,精細化提昇運營管理水平,利用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應用沼氣直燃設備,實現垃圾資源化、可持續利用,打造“生產—消費—回首—再生”的閉式循環經濟模式,光大環保項目可日處理生活垃圾2250噸,每年提供綠色電力4億千瓦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