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拍攝涉密文件多人被處分 國安機關最新提示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新聞 作者: 編輯:劉穎 2025-11-05 10:16:00

內容提要:記者從國家安全部了解到,在數字化辦公日益普及的今天,手機成為工作溝通的重要工具。各類手機通信及辦公軟件因即時、便捷被廣泛應用於辦公場景,但這也可能導致涉密信息突破物理防護邊界,進入數字傳播網絡,暗藏失泄密風險,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隱患。

  記者從國家安全部了解到,在數字化辦公日益普及的今天,手機成為工作溝通的重要工具。各類手機通信及辦公軟件因即時、便捷被廣泛應用於辦公場景,但這也可能導致涉密信息突破物理防護邊界,進入數字傳播網絡,暗藏失泄密風險,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隱患。

  危險的“破窗時刻”

  即時通信工具的泄密隱患。有公開案例顯示,某縣教體局收到省委一份秘密級文件後,局長批示傳達到各學校落實。該局辦公室借調人員胡某為求快速傳達,將文件全文直接拍照發至各學校校長工作群。某校校長張某未仔細查看文件內容,便將照片轉發至該校教師工作群,導致文件立即在多個群擴散,造成泄密。案件發生後,胡某、張某均被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第三方應用的安全風險。有公開案例顯示,某涉密單位辦公室主任孫某出於工作便利考慮,違規拍攝機密級文件,並使用圖文識別小程序轉化為電子文檔。殊不知,其使用的小程序將此涉密內容自動存儲在第三方服務器。在孫某自認為操作隱秘,“刪除本地文件就萬事大吉”之時,小程序開發公司的員工竟將涉密文件打包倒賣。案發後,涉事員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孫某也因嚴重違反保密規定受到嚴厲處分。

  朋友圈裡的“定時炸彈”。有公開案例顯示,某市直機關新任乾部蔣某參加市委某會議後,為炫耀公務員身份,擅自將會議領取的秘密級文件首頁拍照上傳至朋友圈。盡管10分鍾後在領導責令下緊急刪除照片,但好友截圖保存及轉發已形成傳播鏈,造成泄密。事後蔣某被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保密防線“三道護身符”

  技術防護:給信息穿上“金鍾罩”。構建智能防護網,用好動態監測系統、人工智能響應機制,對涉及敏感詞匯、涉密格式的文件自動觸發預警;識別深度偽造攻擊,攔截零日漏洞利用,及時阻斷惡意軟件、釣魚鏈接等安全威脅。

  紀律准則:劃定安全保密紅線底線。知悉法條、掌握法紀,纔能厲行法治、依法辦事。主動學習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熟悉本單位的規章制度,明悉保密相關的基本概念、管理制度和法律責任,增強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

  意識覺醒:讓保密成為“肌肉記憶”。互聯網空間潛伏著大量“獵密者”。公眾需在警示案例中強化對社交媒體“雁過留聲,風過留痕”特性的認知,深刻認識到每一次違規操作都可能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突破口”。當“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從口號變成下意識動作,當我們在點擊“發送”前多問一句“這內容能發嗎?”就能在社交網絡築起最堅固的“保密防火牆”。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國家安全無小事,指尖泄密勿大意。《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禁止未按照國家保密規定和標准采取有效保密措施,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或者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手機已不僅是通信工具,更是國家安全的前沿陣地。廣大人民群眾若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及相關可疑情況,可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絡舉報平臺(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

  (總臺央視記者 王莉)

   原標題:違規拍攝涉密文件多人被處分 國安機關最新提示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