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文化中國行,品味河海津韻,今天走近京劇戲靴制作技藝,了解這項傳承百年的非遺代表性項目。
文化中國行,品味河海津韻,今天走近京劇戲靴制作技藝,了解這項傳承百年的非遺代表性項目。
戲靴是京劇的重要行頭之一。作為曲藝之鄉,天津不乏戲靴制作高手,尤其以『靴子張』為代表。天津靴子張的技藝,始於上世紀初,修鞋匠人宋英俊曾多次為京劇大師馬連良制作厚底靴,後來這門技藝傳給張華的父親張金有,這也就有了『天津靴子張』這個品牌。
按照傳統工藝,每雙戲靴從加工到成型,共有裁底、納底、刺繡等40多道工序。厚底靴是戲靴中最難做的,天津靴子張的厚底靴之所以備受武生演員的喜愛,特點主要體現在鞋底,需要經過近千張紙的精細加壓,纔能確保其結實耐用,每只厚底靴的重量在兩斤左右。
秉承『規矩做人、地道做活兒』的師訓,40多年來,張華和天津京劇院、上海京劇院長期合作,服務了上千位京劇演員。今年3月,他獲評第六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繼續把這項技藝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