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則形狀的車用管路接頭抓取難題,在智能化流水線上迎刃而解:AI拍照精准識別、機械手臂穩穩抓住,如探囊取物,大幅提昇組裝效率。這是記者日前在中塘鎮天津鵬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見到的一幕。
中塘鎮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南部,地理位置並不佔優,但這裡產出的汽車用膠管卻十分有名,是全國最大的汽車膠管研發生產基地之一,憑借這一優勢躋身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中塘鎮作為“汽車橡塑小鎮”再跨新臺階。

11月5日,天津鵬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氣溫漸涼,天津鵬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卻一片火熱。“公司訂單排到了明年年底,去年利稅3000多萬元,今年前三個季度就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作為中塘鎮內頗具代表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該公司副總裁高賢華介紹,鵬翎在中塘“土生土長”,長期耕耘汽車流體管路、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模塊等產品。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鵬翎集團自主研發出工業AI應用,生產效率提高兩倍以上。佔地5000平方米的車間,一年就能產出3000餘萬個管路接頭。
冷卻系統管路、燃油系統管路、空調系統管路……在復雜的汽車系統內,少不了各種管路保障運行。“車輛管路就像人的神經脈絡一樣。”在鵬翎集團展廳內,高賢華說,公司產品已覆蓋大部分汽車管路。
獨木不成林。“良好的土壤是我們紮根在這裡、蓬勃發展的關鍵。”高賢華說,濱海新區本地就有一汽豐田、長城等多家整車廠商,另外,地方政府也持續在產業幫扶、人纔引進、生活配套等方面助力。
鵬翎集團的成長,是中塘鎮培育以汽車膠管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縮影。“從汽車車門、玻璃、內飾,到底盤、剎車片、彈簧等,鎮裡產業鏈囊括了多數汽車零配件制造。”中塘鎮黨委書記閆寧介紹,該鎮擁有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15家,預計2025年總體產值超過40億元。
如何培育更為完備的汽車產業鏈,推動產業競爭力不斷提昇?這幾年,中塘鎮深入思考,除了扶持龍頭企業,也在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上發力,努力構建“築巢引鳳—培育成長—助力昇級”的全鏈條企業培植體系。
中塘鎮副鎮長高艷說,一些初創及中小微企業普遍面臨廠房建設資金投入高、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共性問題,大量資金沈淀於固定資產,導致生產經營能力受限。
為此,中塘鎮依托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以平臺公司為建設載體,盤活利用100多畝土地,建設中塘工業園區標准廠房,完善基礎配套,助力企業實現“拎包入駐、快速投產”。
在標准廠房裡成長起來的天津中冠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就是代表。“園區發揮了‘孵化器’的作用。”公司技術負責人李星秋坦言,隨著生產規模越做越大,企業正投資自建廠房,力求產能新突破。

11月5日,天津中冠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截至目前,中塘工業園區標准廠房已培育企業28家。5家壯大後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又在園區內購地建廠,從“幼苗”逐步成長。閆寧說,鎮裡對企業退出的標准廠房開展新一輪招商對接,形成“存量企業昇級遷出、增量企業入駐成長”的良性循環格局。
中塘鎮以產業鏈為紐帶,用優質生態作土壤,走出了一條鄉鎮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之路。這份“鏈式”成長的密碼,讓“汽車橡塑小鎮”的招牌愈發閃亮,也為鄉村振興與產業昇級寫下了生動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