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她四度參加援派,將渤海之濱的醫療技術與溫暖,澆灌著東西部協作的醫療成果;她以診室為課堂,讓醫療幫扶從“輸血”變為“造血”,培養當地優秀醫療人纔。
她,就是北辰區中醫醫院內科醫生單曉琴,一位在甘肅正寧紮根四年的援甘醫者。
時間回撥,2021年7月,單曉琴初次踏入這片沃土。尚未適應乾燥的氣候,她便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很多糖尿病患者不得不奔波數百公裡到西峰、西安甚至蘭州復診,不僅路途勞頓,還加重了經濟負擔。”醫療中,她發現當地內分泌疾病高發,但專業診療力量薄弱。

在深入調研後,她發現,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是導致內分泌疾病發病率高的主要“元凶”。但由於當地專科診療能力有限,大部分患者無法得到規范、連續的治療,並發癥頻發。
基於正寧縣對內分泌疾病的醫療需求,單曉琴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在科室工作中,她重點關注內分泌疾病患者,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遇到復雜病例,她主動組織科室討論,帶領當地醫生共同分析病情,提昇他們的診療思維。
“要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單曉琴迅速向正寧縣中醫醫院提交幫扶方案,從規范診療流程、培養本土人纔兩個維度精准發力,很快得到院方全力支持。
針對當地醫療需求,單曉琴重點關注內分泌疾病患者,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遇到復雜病例,她主動牽頭科室討論,承擔病人會診工作,三年多來累計會診超200例。“單醫生來了之後,我們醫院內分泌疾病的診療水平有了明顯提昇。”正寧縣中醫醫院先寧霞主任表示,“現在常見的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我們基本能夠獨立處理,患者不再需要長途奔波求醫”。
“輸血不如造血。”單曉琴深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培養人纔是關鍵。她主動將診室變為“流動課堂”,將每一次接診、每一次會診都變成教學現場。

每當有新患者需要會診時,單曉琴總是第一時間參與。她結合患者的治療情況分析診療思路,不僅為接診醫生提供技術支持,更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內分泌知識講透。
在她的耐心指導下,本地醫生們診療經驗不斷豐富,系統性診治方法更得到普及。如今,當再次面對類似病患時,他們已然能夠得心應手、從容應對。“單醫生不僅教授我們專業知識,更傳授了嚴謹的臨床思維和醫者仁心的精神。”跟她學習的內科醫生仵大夫深有感觸,“即使單醫生回到天津,我們也能通過遠程會診繼續得到她的指導。”
作為東西部協作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單曉琴不僅帶來了技術,更搭建起北辰區與正寧縣的醫療協作橋梁。在她的協調下,不僅實現了兩地醫療資源的對接,更為正寧醫療事業注入持續動力。
四年耕耘,碩果累累。單曉琴先後榮獲“對口幫扶優秀隊員”“最美巾幗奮斗者”等稱號。面對榮譽,她總是說:“我只是盡了一名醫者的本分,做了我應該做的事。”
(津雲新聞記者 馬立傑 受訪者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