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初冬寒意悄然臨近,一場與冰雪賽跑的“預演”在我市拉開帷幕。11月20日,天津市清雪指揮部在河西區鄱陽路與國盛道交口組織開展了2025-2026年度清融雪應急演練,系統檢驗清融雪作業流程、裝備效能及多部門協同水平,為今冬明春市民安然出行與城市安全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本次演練精心設置了快速路、主乾道、非機動車道及人行便道等四種典型場景,模擬大雪天氣下的真實作業,涵蓋了機械除雪、人工清掃、融雪劑預灑等多個實戰科目。除設備操作外,重點檢驗了“編組協同作業”“應急響應速度”“綠色環保融雪”等實戰能力。活動覆蓋全市16個區及濱海新區功能區,共百餘名清雪指揮人員、作業公司代表參與。

現場機械轟鳴、人員列陣,多功能除雪車、吹雪機等多款新型清融雪設備首次亮相,成為一大亮點。在快速路清融雪作業環節,工作人員針對四車道及以上大流量道路,采用“箭頭式推進”隊形,即多輛滾刷車與推雪板協同作業,從前向後、由中間向兩側分層推進,避免單側作業阻力過大問題,顯著提昇清雪效率;在三車道主乾道演練中,前車滾刷破冰、中後車推雪板歸集積雪的“梯形隊形”有序展開,配合裝載機將積雪裝載至運輸車上,快速打通道路,流程規范且高效。

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首次投入使用的吹雪機成為非機動車道與便道作業的“新利器”。該設備通過大馬力風力將積雪定向吹離路面,無需傳統機械反復清掃,尤其適用於較寬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等大型設備難以進入的區域,可以更好地完成精細化作業。
“應對清融雪工作需要依靠先進的裝備和高效的作業,本次演練的設備滿足不同場景作業需求,更加靈活多變。”據市城市管理委環衛處處長丁吉民介紹,本次演練不僅展示了硬件昇級,更體現了清融雪策略的科學化轉型。例如,非機動車道與便道作業均以小型滾刷、人工吹掃為主,避免融雪劑直接接觸路面;在必須使用融雪劑的快速路、主乾道區域,則通過精准計算氣象條件與降雪量,規范噴灑范圍與劑量,並利用滾刷將含融雪劑的積雪推入污水井集中處理,減少環境污染。

針對環保要求,丁吉民特別提出要嚴格選用環保型融雪劑,減少對道路和綠植的腐蝕。他強調,各區要以此次演練為新起點,進一步總結問題、完善應急預案,強化部門協同與物資儲備;全體清雪隊伍需牢固樹立“雪情就是命令”的意識,確保冬季遇極端天氣時,能夠“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全力守護城市交通動脈與市民出行安全。
(津雲新聞記者 趙穎妍 實習記者 白思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