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11月20日,河西區召開“全面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打造高品質宜居城市”主題新聞發布會。河西區利用智慧賦能,破解傳統環衛與市容管理痛點,並取得治理成效。
市容問題高效處置,實現智管提效。通過“人工+視頻監控+無人機”多維度監測模式,發揮智能識別算法效能,增強市容環境問題發現的全面性、及時性,同時借助大模型能力和履職清單實現上報事件的自動識別、分派,縮短問題從發現到處置的周期,目前使用范圍已覆蓋全區14個街道,顯著提昇市容環境問題發現處置效率。
環衛管理數字化,實現智管調度。在智慧掃保管理平臺建設上,河西區采用“政府+企業”合作模式,融合物聯網定位技術、大數據分析及GIS地理信息系統,構建環衛工作“人、車、事、路”全要素數字化管理體系。通過為每位環衛工人配備物聯網卡,可實時查看人員在崗率、軌跡覆蓋率,同時開發停留、聚集、圍欄、求救4類智能報警模式,實現作業過程精准管理。車輛管理方面,與機掃車自帶攝像頭打通,通過視頻可以實時查看車前、車後、司機、機掃設備運行情況,實現對車輛的可視化精准管理。
雙平臺聯動處置,實現智管協同。現在河西區已經打通了市容環境平臺和掃保平臺,大模型對上報的問題圖片進行自動識別,根據圖片定位將問題自動推送至智慧掃保平臺的作業區域,巡查人員收到問題後,根據問題定位,快速聯系正在附近作業的環衛工人予以處置,處置後拍照上傳平臺並推送回市容環境管理平臺。目前,通過平臺聯動機制,市容環衛類問題從上報到處置的全流程時間已縮短至15分鍾以內。
(津雲新聞記者 苑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