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之畔流淌著思想的暖流。
11月21日,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大劇院內,一場關於初心與創新的對話在這裡上演——由中國政研會主辦,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委網信辦、天津市政研會協辦的2025年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經驗交流展示活動,在這裡舉行。活動現場,十個冒著熱氣、充滿力量的基層故事,成為過去一年全國思政工作最生動的時代注腳。
活動現場公布了2025年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十佳”案例和創新案例名單、全國政研會系統2024年度研究成果入選名單,首發《2025年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案例》和《全國政研會系統2024年度優秀研究成果選集》兩本新書,以情景劇、演講、短視頻等多樣化的形式,對“十佳”案例進行了展演展示。
交流展示活動在《新時代思政之歌》的悠揚旋律中開啟。十個創新案例如同十朵絢爛的花,漸次綻放:從北京西城區思政引領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到貴州黎平“村歌”推動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從中國航天讓航天精神在工業遺址上“活”起來,到西北工業大學“總師思政課”打造育人新高地;從寧夏固原三十載徒步祭英烈的精神長征,到東南大學在紅色遺址開展沈浸式教學;從安徽阜陽“社區思政故事會”的淳朴鄉音,到天津“學長請回答”的網絡引領;從中建科工“華姐熱線”暖心服務產業工人,到廣東中山讓“外賣騎手”變身“城市合伙人”……活動生動勾勒出思想政治工作與時代同頻、與現實呼應的立體畫卷,展現了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蓬勃朝氣與責任擔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由天津市委網信辦、天津市教委指導,知乎天津、“津門網絡大思政平臺”發起的網絡思政活動“學長請回答”,在網絡空間構築起與青年對話的橋梁。這個充滿青春氣息的案例,以“學長”這一親切形象為切入點,用同齡人影響同齡人的方式,搭建起開放、平等、真誠的交流平臺。當屏幕前的青年拋出關於理想、關於現實、關於成長的困惑時,回答他們的不是冰冷的教條,而是有過相似迷茫、走過相同道路的“學長”們的真實故事。這種“青年對話青年”的模式,讓思政工作從“你們要聽”轉變為“我們一起來聊”。截至目前,活動累計閱讀量超3780萬次,互動量超26.7萬次,展現了網絡時代思政工作的青春活力與創新智慧。
活動的尾聲,當《我和我的祖國》的旋律響起,臺上臺下共同唱響這深入血脈的旋律。歌聲裡,有對歷史的致敬,更有對未來的憧憬。
思政工作在哪裡?在侗寨的歌聲裡,在社區的舞臺上,在網絡空間的對話中,更在每一個需要點亮心靈的地方。它正悄然生根開花,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礡力量。(記者 張雯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