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慢生活,處處透著雅致”“文房四寶帶我穿越到了古代,實現了跨時空的對話”“看完此展,我已沈浸在古物裡了”……近日,由武清區博物館與天津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物我相對——古代文人的慢生活》特展在武清區博物館開展。雅趣別致的文物展品和充滿詩意的“慢生活”主題讓該展熱度持續走高,成為許多年輕人“向往的展覽”。
書房雖小,卻容天地;器物雖微,可載性情。此次展覽精選了天津博物館和武清區博物館館藏歷代文房精品文物約150件(套),以管城詠史、玄元澄明、知白載道、即墨寒泓、襟懷在茲五個單元呈現,全面展示古人書畫工具和文房清供實物,凝聚了能工巧匠的藝術靈感與精湛技藝,蘊含了古人在文化和藝術方面的哲思與纔情,折射出文人雅士的審美意趣和精神追求。
此次展覽中展出的多件武清區博物館館藏文物均為首次與觀眾見面。其中,東漢鮮於璜碑原拓本堪稱“鎮館之寶”。該館館員劉燁介紹:“此碑是中國書法藝術經典范本的重要代表作品,碑陽筆形豐腴精微,結字嚴整舒展,正大雄強;碑陰筆形方整渾朴,結字稚拙跌宕,朴厚天真。此次展出的拓本為初出土原拓,由已故金石碑帖鑒定、器物傳拓名家馬子雲先生手拓,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展覽還從天津博物館珍藏的眾多文房用具中,遴選出122件(套)文房珍品展出。其中,唐箕形抄手式端硯、清吳式芬摹刻毛公鼎圖石硯、清白雲一握白端硯等是歷代古硯中的名品,為民國時期收藏家徐世章舊藏;宋代硬黃紙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明程君房仿古玉妙品墨,造型古朴、色澤溫潤,不僅展示了程君房制墨技藝的高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對於古雅之美的追求。
展廳內還設置了古代文人書齋場景還原、古詩詞意境投影、《中國文房四寶》多媒體播放等內容,觀眾可沈浸式互動體驗。為配合展覽,博物館還推出了“尋寶雅集——我的文人雅士之旅”活動,游客在觀展過程中可參與尋寶,並加蓋展覽專屬印章。
豐富的文物展陳和良好的觀展體驗贏得眾多點贊。網友“迷茫的高叔叔”表示:“臨展‘物我相對’,展出古代文人雅士藝術創作方式,介紹了很多關於筆墨紙硯、琴棋書畫的知識,令人受益匪淺。”在某社交平臺上,還有網友專門制作了該特展的“喂飯級攻略”,從展出時間、特色展品到文物集章方法,為觀展者提供了一份參觀打卡的“保姆級教程”。
此外,展廳內的留言簿同樣成為觀眾展示纔華、向往“慢生活”的“評論區”:“文房四寶列華堂,筆走龍蛇墨韻長。紙上雲煙凝月魄,硯中天地貯星芒。”“有內容、有深度,審美高級,文物賞心悅目。”
近年來,武清區博物館先後與國家博物館、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通州博物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唐山博物館、廊坊博物館、西柏坡紀念館、天津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濱海新區博物館、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等合作,引進《人格的力量》《燕都宴饗——舌尖上的燕國》《會飛的花——世界珍稀蝴蝶展》《光輝的歷程——中共一大至十八大圖片展》《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等展覽,吸引了大量觀眾。
武清區博物館館長王佳表示:“武清區博物館開館以來,在充分展示地方歷史文化、開展宣教活動的同時,積極開展館際交流活動,逐步提高博物館陳列展覽水平,有計劃地引進臨時展覽,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大展。館際交流合作辦展,不僅豐富了觀眾體驗,滿足了觀眾的多元化需求,還提昇了博物館業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增強了社會影響力,促進了文博事業的繁榮進步。”(記者 張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