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高標准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天津市)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天津召開。新華社發
封關運作在即,21日,“高標准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天津市)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宣介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展情況,總結並展望海南、天津兩地通過“自貿聯動”推進的制度創新。
“一年來,津瓊兩地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碩果累累。”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王奉利說。
2024年11月,中國北方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港在海南簽署《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 海南自由貿易港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協議》,在海洋合作、醫療康養、港口合作、綠色低碳等領域明確24項聯動合作事項,構建起緊密協作、優勢互補、高效協同、互利共惠的南北聯動創新格局。
一年來,兩地合作成果不斷。今年1月,中遠海運(天津)有限公司與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打造海南自貿港首個零碳國際樞紐港。今年8月,天津濱海建投集團、天津城建集團與海南海洋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三方攜手為全國漁港經濟區跨區域協同發展提供新范式。
據王奉利介紹,津瓊之間的“自貿聯動”不斷突破創新,如在海關監管合作方面,天津海關與海口海關簽署了《跨關區保稅展示交易合作備忘錄》,辦理了全國首票跨關區“保稅租賃+保稅展示”交易業務;在文旅合作方面,天津東方郵輪公司的“夢想號”郵輪在三亞成功首航……
“我們期待同天津加強全方位合作,推動海南自貿港與天津自貿試驗區優勢疊加放大,共築中國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斌說。
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昇戰略的意見》,提出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
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王亞剛表示,兩地不斷強化在對標CPTPP、DEPA等國際經貿規則中的合作,推動有條件拓展適用范圍的試點政策在兩地率先適用,如依托中新天津生態城聯動創新區綠色低碳技術集成優勢和先行經驗,結合海南綠色低碳應用場景,聯合推動綠色低碳技術應用開發,共同對標國際“雙碳”標准體系。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共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中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十年多來實施686項制度創新舉措,52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2018年10月16日,《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發布,明確為逐步探索、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體系打好堅實基礎。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將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業內人士認為,這將為中國南北兩地深化“自貿聯動”提供新契機,有望在零關稅商品范圍擴大與應用、加工增值政策聯動與產業鏈互補等多個領域尋求突破。
“天津自貿試驗區將把握海南自貿港封關契機,推動雙方合作從‘框架落地’向‘深度融合’昇級,協同開展更多具有較高復制推廣價值的制度創新試點,通過政策互通、產業互補、發展互促,努力在兩地培育形成輻射帶動力突出、國際競爭優勢顯著的特色產業集聚區,攜手共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由貿易網絡,共同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王亞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