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天津市委宣傳部指導的“青春華章·踏浪新質潮”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天津開展。初冬的津城寒意漸濃,但產業創新的熱潮在這片工業沃土上持續昇騰,從“中國制造” 邁向 “中國智造”的時代畫卷正在渤海之濱徐徐展開。

聯想自主研發設計的智能生產線
在聯想天津創新產業園,平均每10秒,就有一塊電腦主板完成組裝下線;平均每9秒,一臺筆記本電腦便整裝待發,即將奔赴全球市場。令人矚目的生產效率背後,是聯想自主研發的智能生產線在高效運轉。
在這條生產線上,19只機械臂與智能制造系統實現深度協同,從抓取、貼裝,到鎖附、裝配的各個環節,均融入了機器視覺、高精度傳感器等前沿技術——如同為機械臂裝上“火眼金睛”與“靈敏觸覺”,讓裝配精准度達到微米級,相當於發絲直徑的數十分之一。
依托“端-邊-雲-網-智”一體化智能技術體系,這條生產線更是具備了柔性制造能力,能夠在不同型號、不同配置的復雜機型生產之間實現無縫切換,靈活響應市場需求。這只高效、精准、柔性的“智能之手”,正是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昇級的生動縮影。?
如果說聯想的智能生產線彰顯了中國制造的硬實力,那麼吉旗物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簡稱“G7 易流”)則為物流供應鏈裝上了“智慧大腦”。

圖為支持行駛場景下多類安全隱患模擬功能的G7易流新能源智能座艙。新華網記者 唐斕 攝
作為全球規模領先的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設備連接平臺,G7易流憑借物聯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起一張覆蓋全國的物流數字化網絡。據介紹,目前,這張數字化網絡已覆蓋國內超80%的頭部物流企業,以及3.6萬餘家中小物流企業,成為支橕行業高效運轉的“神經中樞”。
“以前是事故發生後追責,現在能提前預警、事中乾預,運輸全程安全可視可控。” 作為G7易流的合作客戶,遼寧鑫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曲運龍深有感觸,G7易流的AIoT平臺可實時采集傳輸司機駕駛狀態數據,將被動安全管理昇級為主動防控,降低物流事故發生率。
從“智能之手”的精密制造,到“智慧大腦”的數字賦能,共同助推一個以數據為驅動、全產業鏈高效協同的產業新生態加速崛起。這場悄然發生的產業變革,正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