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新質生產力發展浪潮,如何成為一朵奮勇爭先的浪花?11月21日下午,在天津舉辦的“青春華章•踏浪新質潮”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中,來自高校的學生給出了他們共同的回答——積極投身科技強國建設。
從近代工業搖籃到現代智造重鎮,天津正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熱土。活動第一篇章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浪潮,生動闡釋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內涵與發展邏輯。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信創海河實驗室主任龔克與學生們一同“踏浪新質潮”;“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於敏之子於辛參與跨時空對話,以親身經歷傳遞“乾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精神火種,激勵廣大青年在時代科技革命浪潮中勇立潮頭、擔當主角;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翼解答了學生代表“如何融入時代發展浪潮”“學術理論如何與科技產業實踐相結合”等問題。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信創海河實驗室主任龔克發表演講。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 攝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於敏之子於辛發表演講。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翼發表演講。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 攝
天津大學腦機接口團隊演示意念操控無人機過障礙飛行、伽利略機器狗跳躍站立互動、帕西尼靈巧手毫秒級模仿……在活動的第二篇章,三位青年代表登臺展示津門炫酷科技成果,優秀企業代表場景化講述天津12條重點產業鏈背後的生動實踐,讓觀眾看到既有科技硬實力,又有人文溫度與歸屬感的天津。

圖為未來職業概念時裝秀現場。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 攝
未來職業概念時裝秀、青春分享會在第三篇章展開,三位來自高校科研、天開園創業等不同領域的青年分享了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要的成長故事。

天津大學學生講述“如何與時代共潮生”。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 攝
在活動尾聲,《有我》唱響全場,激勵青年紮實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11月18日至21日上午,來自全國二十餘家媒體的近百名媒體工作者走進天津市高新科技產業園區、高校實驗室以及科技創新企業,了解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材料等領域的最新科技突破,觸摸“天津智造”的發展脈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