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多爲普通磚石築成或泥土堆積,然而在河北省遷安市北部的崇山峻嶺中卻有一段鮮爲人知、用大理石砌成的明代長城。對這段長城當地人不以爲奇,但外來客人卻交口稱讚。
這段大理石長城位於海拔695.7米的遷安境內最高峯--大嘴子山與將軍帽山之間,長約1.5公里,中間有4座敵樓。長城高10米、寬5米,大部分由沙石土築,外包石牆,城底爲條石基礎,牆面上外砌垛口,內砌女牆。敵樓上邊用磚砌成,基礎爲條石,石料主要是大理石和綿石。現在長城的垛口與女牆、城樓的樓身大多坍塌,但殘牆、樓座依然存在,雖經五六百年的風吹日曬,石頭的表面已經風化,但一經打磨,大理石仍清晰可辨。
據有關專家介紹,明朝修築長城時,因工程浩大,爲節省人力財力,所用石料、磚、石灰基本上是就地開採,就地燒製。在當地普查礦產資源時,有人在遷安市北部的羣山之中長城腳下發現了大理石資源。後來,當地羣衆發現附近長城上的不少石頭與新發現的大理石一樣,原來當地的長城是用大理石砌成的。
在已發現的大理石採石處,距長城不足1.5公里,當時的民工開採大理石來修築長城是最簡便易行的,當年修長城的採石的遺址至今依稀可見。(張洪河 趙新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