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來備受海內外各界人士廣泛關注的梁啓超在津故居修復及對外開放問題,現已進入實質性解決階段。今天上午從河北區政府獲悉,其故居內99%的居民已按相關政策搬遷,112間房屋已基本騰空。據市文物局介紹,原址將嚴格按《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進行整修,並建立紀念館對外開放。
近代著名資產階級思想家、愛國先驅和國學大師梁啓超晚年是在天津度過的。1915年定居天津後他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和著述,其鉅著《飲冰室合集》即在津完成。其在津故居包括舊居室及飲冰室書齋兩部分,分別建於1914年和1924年,位於今河北區民族路44號和46號,初爲以兩座意大利式小洋樓爲主的寬敞院落,建築面積達2294平方米。
後來,這裏成爲居民雜居大院,不僅主體建築因使用不當、年久失修而損壞嚴重,而且院內搭蓋了許多臨時建築,難覓當年風貌。由於梁啓超是在海內外知名的歷史人物,其在津故居的現狀引起了廣泛關注。
市政府高度重視這一重要人文景觀的開發建設。在市政府統一安排下,保護梁啓超在津故居這一風貌建築,被作爲建設海河意式風情區的主要內容之一來實施。
經過一個半月的發動,河北區順利完成故居內居民的搬遷和安置工作。居民在搬遷中識大體、顧大局,主動做好包括建築構件在內的文物保護工作,儘量保持原貌,並保證了現有文物安全。據介紹,具體建館方案將經市文物局批准後實施。梁啓超在津故居將成爲影響深遠的重要特色旅遊景觀。(王勇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