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開始動工修建的消息,令我市文物界及衆多喜愛天津歷史文化的市民感到歡欣鼓舞。一直以來,許多有識之士和專家學者爲搶救大直沽歷史文化做出積極的努力與大量的工作。在遺址博物館正式動工之際,我市文物專家再次暢談了建立該館的重要意義。
專家們認爲,大直沽是天津的發祥地,具有800年的歷史,是天津都市之“根”。專家們從三個方面談到博物館建立的必要性。
首先它是保護文物古蹟、弘揚民族文化的需求。一直以來,史學界還稱大直沽天妃宮靈慈宮是“天津第一廟”,它不僅是歷史上天津城市的標誌性建築,而且是天津城市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見證。天津考古隊在此發現了《重修敕建天妃靈慈宮碑記》殘碑和龜形碑座以及明清時期天妃宮大殿基址和元代建築基址,對這一地區的重點保護對研究天津城市史、傳統時期的媽祖文化、天津古代建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另一方面,建立該館是城市品位和層次的體現。在古代遺址上建立博物館,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對古遺址有效保護方式之一。我市此次修建的博物館既使我市有了第一家遺址類博物館,填補了我市博物館類型的空白,同時也使我市博物館、紀念館的數量達到19個。這是聯合國評估國際大都市的一項重要標準。
第三是,它將引起海內外的矚目,提高天津的知名度。新建的博物館將成爲我市以海洋文化、媽祖文化爲特色的博物館。媽祖文化作爲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本土文化,在民間有着廣泛的基礎,同時,在海內外華人社會具有深遠的影響。今天,湮滅已久的大直沽天妃宮以新的姿態面世,必將贏得海外人士的更多關心,促進天津與外界的交流。(劉靜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