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本市新建、改建、擴建的道路和景點越來越多,這幾天那些整天在大街小巷穿梭的“的士”司機們,越來越覺得自己對天津的道路景點等方面的知識有些不夠用了。據悉,客運管理部門已經着手給出租車司機開設介紹本市景點路名的專業課,讓“的哥的姐”們充電。從經營和生存的角度考慮,衆多出租車司機也已經在尋找天津新地圖及旅遊景點介紹等方面的宣傳手冊,並在走街串巷中,刻意地熟悉瞭解自己的家鄉,開始給自己充電了。
據市客運管理部門介紹,天津近幾年的城市建設速度是有史以來最快的,突出體現在城市道路交通環境變化的日新月異。過去的三四年內,在本市轄區內,至少有諸如黑牛城道、紀莊子道、南開二緯路、紫金山路、瓊州道等70多條道路發生了巨大變化。道路變寬了,路好走了,景點的增加,給衆多的“的哥的姐”的運營帶來了便利。可是對於出租車司機來說,如果對城市道路交通、知名景點、歷史人文環境不甚瞭解的話,在經營服務過程中,是很難勝任的。前不久,有位老天津人重返故里探親,在天津站搭乘一輛夏利出租車欲去南市榮業大街某處,該出租車司機對重新改造後的南市周邊道路不熟悉,還是按照以往的記憶選擇線路,從天津站出發,過北安橋後經張自忠路拐到多倫道上,經南市到榮業大街。待乘客下車司機返回時,才發現過了北安橋後,直接從新拓寬的福安大街穿過去就可以了,結果走了很多冤枉道不說,乘客還爲此多付了車費,事後,這位“的哥”很是內疚。
據統計,今年假日期間,有300多萬人到本市的各個景點遊覽,比去年增加了30%,其中外地人114萬,比去年增加了21.5%。一些外地人和不經常出門的市民在搭乘出租車途經一些新景點時,很想讓出租車司機介紹一下這些景點的情況,可是不少司機就是說不清楚。有的司機還因爲對津城道路交通改造後的情況不清楚,在經營中繞了遠,造成乘客投訴;還有的司機由於不瞭解家鄉可供中外賓客參觀遊覽的景點,把已經到手的業務,拱手送給了別人,因此不少“的哥的姐”們發出感慨:“真該充電了!”(杜娟)
|